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儿童心理学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基于湖南省新邵县A中学的实证调查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1 导论第9-19页
   ·研究背景第9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研究目的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9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0-12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7页
     ·当前研究的成果第17页
     ·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第17-19页
2 研究设计第19-24页
   ·研究对象第19-21页
     ·研究假设第19页
     ·关于概念的界定第19-20页
     ·研究地点和对象的选取第20-21页
   ·理论支撑:生态系统理论第21页
   ·研究思路第21-22页
     ·研究内容第21-22页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2页
     ·采取的技术路线第22页
   ·研究方法第22-24页
     ·研究方法第22-23页
     ·研究工具第23页
     ·测试程序和数据处理第23-24页
3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4-50页
   ·样本的基本情况第24-25页
   ·研究对象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第25-26页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对比第26-39页
     ·学习情况第27-31页
     ·生活情况第31-35页
     ·情感需求状况第35-38页
     ·自我评价状况第38-39页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对比研究第39-50页
     ·非独生与独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对比第39-40页
     ·基于性别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对比第40页
     ·监护类型不同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对比第40-42页
     ·父母外出类型不同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对比第42-43页
     ·年龄段不同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对比第43-45页
     ·留守年限不同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对比第45-46页
     ·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对比第46-48页
     ·与父母相聚频率不同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对比第48-50页
4 研究结论第50-55页
   ·研究结论第50-51页
     ·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留守儿童第50页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因多种因素存在差异第50-51页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第51-55页
     ·消极因素第51-54页
     ·积极因素第54-55页
5 研究对策第55-60页
   ·研究对策第55-58页
     ·政府方面第55-56页
     ·学校方面第56-57页
     ·家庭方面第57页
     ·社会方面第57-58页
   ·研究创新第58页
   ·研究局限第58-59页
   ·研究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附录一第63-66页
附录二第66-70页
附录三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作者简介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武汉地区女大学生恋爱道德观研究
下一篇:北京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学校社会工作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