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简述 | 第15页 |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论文结构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高新技术企业与风险投资的关系研究 | 第17-26页 |
·高新技术企业风险融资 | 第17-19页 |
·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 | 第17-18页 |
·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 | 第18页 |
·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现状分析 | 第18-19页 |
·风险投资概述 | 第19-23页 |
·风险投资的定义 | 第19-20页 |
·风险投资的特点 | 第20-21页 |
·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 | 第21-23页 |
·高新技术企业与风险投资的关系 | 第23-26页 |
·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需要风险投资 | 第23-24页 |
·风险投资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要选择 | 第24-26页 |
3 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中的委托代理分析 | 第26-37页 |
·委托代理相关理论 | 第26-28页 |
·契约理论 | 第26-27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7-28页 |
·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的第一重委托代理分析 | 第28-31页 |
·“逆向选择”问题 | 第28-29页 |
·“道德风险”问题 | 第29-31页 |
·风险投资家与高新技术企业家的第二重委托代理分析 | 第31-37页 |
·“逆向选择”问题 | 第31-34页 |
·“道德风险”问题 | 第34-37页 |
4 我国风险投资中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分析 | 第37-44页 |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 | 第37-40页 |
·中国风险投资机构数、资本总量及变化趋势 | 第37-38页 |
·投资金额和项目数量大幅上升 | 第38-39页 |
·投资重点集中在新兴产业与金融服务业 | 第39页 |
·投资地区差异显著,集聚效应明显 | 第39-40页 |
·我国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 | 第40-42页 |
·风险资本结构不合理 | 第40-41页 |
·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 第41页 |
·缺乏高素质的风险投资家 | 第41-42页 |
·我国风险投资家与高新技术企业家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 | 第42-44页 |
·缺乏真正的高新技术企业及企业家 | 第42-43页 |
·对高新技术企业家的激励机制存在缺陷 | 第43页 |
·高新技术企业家的道德风险难以防范 | 第43-44页 |
5 解决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中委托代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44-50页 |
·解决我国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委托代理问题的对策 | 第44-47页 |
·建立信号传递或信息甄别机制克服逆向选择 | 第44-45页 |
·建立声誉机制克服道德风险 | 第45-46页 |
·利用风险共担机制 | 第46页 |
·拓宽风险投资资金来源渠道 | 第46-47页 |
·解决我国风险投资家与高新技术企业家之间委托代理问题的对策 | 第47-50页 |
·建立项目评估筛选体系解决逆向选择问题 | 第47页 |
·选择恰当的投资工具 | 第47-48页 |
·进行阶段性投资 | 第48-49页 |
·股票期权激励 | 第49-50页 |
6 全文总结 | 第50-51页 |
·研究结论 | 第50页 |
·努力方向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情况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