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艺术语言与语文教学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引论:让艺术语言研究为语文教学服务 | 第9-11页 |
一、艺术语言的独特内涵与诗意特性 | 第11-21页 |
(一)、艺术语言的独特内涵 | 第11-12页 |
(二)、艺术语言的诗意特性 | 第12-21页 |
1、超常的背离性 | 第13-14页 |
2、动人的吁情性 | 第14-16页 |
3、深邃的隐指性 | 第16-17页 |
4、逼真的虚拟性 | 第17-18页 |
5、特定的情境性 | 第18-21页 |
二、当今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5页 |
(一)、教师在语言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1、理性肢解 | 第21页 |
2、冷落架空 | 第21-22页 |
3、情思淡漠 | 第22-23页 |
(二)、学生在语言运用上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1、主体性缺失 | 第23-24页 |
2、囿于常规语言 | 第24-25页 |
三、诗意的艺术语言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 第25-44页 |
(一)、诗意的艺术语言对语文教师的启示 | 第25-29页 |
1、加强艺术素养的涵育,提高语言教学能力 | 第25-27页 |
(1)、艺术推想力 | 第25-26页 |
(2)、情感体验力 | 第26-27页 |
2、用艺术的语言让课堂成为艺术殿堂 | 第27-29页 |
(1)、用艺术的语言再现审美对象 | 第27-28页 |
(2)、用艺术的语言创设教学情境 | 第28-29页 |
(二)、诗意的艺术语言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 第29-36页 |
1、洞隐烛幽,品掘艺术空白 | 第30-32页 |
2、透视情化自然,揭示艺术真谛 | 第32-34页 |
3、艺术化观照,妙悟虚拟世界 | 第34-36页 |
(三)、诗意的艺术语言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 第36-44页 |
1、感悟生活,凸现个性,表达独特的生命情感 | 第37-38页 |
2、运用活法,诗化语言,追求艺术化的审美效果 | 第38-44页 |
(1)、语义的深层拓展 | 第38-42页 |
(2)、语链的变异组构 | 第42-44页 |
结语:语文教学要切实利用艺术语言研究的成果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