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3页 |
|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 ·转矩、转速测量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9-12页 |
| ·转矩传感器 | 第10页 |
| ·转矩测量系统 | 第10-11页 |
| ·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1-12页 |
| ·本论文的主要任务 | 第12-13页 |
| 2 磁电式相位差型转矩、转速测量原理及总体设计 | 第13-17页 |
| ·概述 | 第13页 |
| ·磁电式相位差型转矩测量原理 | 第13-15页 |
| ·扭轴扭转角测转矩 | 第13-14页 |
| ·磁电式相位差型转矩、转速传感器原理 | 第14-15页 |
| ·总体设计 | 第15-16页 |
| ·设计指标 | 第1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 3 数字信号处理基础 | 第17-23页 |
| ·数字信号处理过程 | 第17页 |
| ·离散傅里叶变换 | 第17页 |
|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在实际信号谱分析中的问题 | 第17-19页 |
| ·窗函数加权技术 | 第19-21页 |
| ·加窗技术概述 | 第19页 |
| ·几种常用窗函数 | 第19-21页 |
| ·快速傅里叶变换 | 第21页 |
|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转矩、转速测量中的优势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4 相位差测量算法 | 第23-30页 |
| ·过零检测算法 | 第23-24页 |
| ·数字相关算法 | 第24-26页 |
| ·频谱分析算法 | 第26-29页 |
| ·频谱分析算法误差分析 | 第26页 |
| ·加窗DFT 算法 | 第26-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5 转矩、转速测量系统硬件设计 | 第30-39页 |
| ·测量系统芯片的选型 | 第30-31页 |
| ·dsPIC30F 系列芯片特点 | 第30页 |
| ·dsPIC30F6014 概述 | 第30-31页 |
| ·模拟量采样及调理电路设计 | 第31-35页 |
| ·可控放大电路设计 | 第31-34页 |
| ·抗混叠滤波及A/D 采样电路设计 | 第34-35页 |
| ·频率检测电路 | 第35页 |
| ·上位机通信模块设计 | 第35-36页 |
| ·电源模块的选择 | 第36页 |
| ·液晶显示模块设计 | 第36-37页 |
| ·印制电路板抗干扰设计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6 转矩、转速测量系统软件设计 | 第39-53页 |
| ·软件设计总体方案 | 第39-40页 |
| ·软件设计原则 | 第39页 |
| ·主程序框架设计 | 第39-40页 |
| ·初始化程序设计 | 第40-42页 |
| ·dsPIC30F6014 的初始化 | 第41-42页 |
| ·装置参数初始化 | 第42页 |
| ·液晶显示驱动器初始化 | 第42页 |
| ·可控放大程序设计 | 第42-43页 |
| ·数字电位器MCP41010 串口数据接收格式 | 第42-43页 |
| ·dsPIC30F6014 串口SPI 通信程序设置 | 第43页 |
| ·A/D 采样程序设计 | 第43-45页 |
| ·液晶显示程序 | 第45-46页 |
| ·频率计算程序 | 第46-47页 |
| ·转矩、转速测量计算模块程序设计 | 第47-49页 |
| ·计算模块函数介绍 | 第47-48页 |
| ·转矩测量修正程序设计 | 第48页 |
| ·转矩、转速测量值分析 | 第48-49页 |
| ·UART 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 第49页 |
| ·上位机程序设计 | 第49-52页 |
| ·Delphi 语言简介 | 第49-50页 |
| ·Delphi 串行通信程序设计 | 第50-51页 |
| ·Delphi 跟踪曲线程序设计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