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大阅读”品牌建设的理论和思考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5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9-11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15页 |
·国内外大阅读品牌建设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国内关于品牌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国内关于阅读教学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国外关于学校品牌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国外关于阅读教学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方法、步骤 | 第19-21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9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小学学校“大阅读”品牌建设概述 | 第21-26页 |
·什么是品牌 | 第21页 |
·什么是小学学校品牌 | 第21-23页 |
·什么是学校品牌建设 | 第23-24页 |
·“阅读”的定义分析 | 第24页 |
·“大阅读”的定义分析 | 第24-26页 |
第三章“大阅读”品牌建设的目标 | 第26-30页 |
·“大阅读”品牌建设的短期目标 | 第26-28页 |
·“大阅读”品牌建设的长期目标 | 第28-30页 |
·领略中华瑰宝 | 第28页 |
·启蒙学生心智 | 第28页 |
·积累经典名篇 | 第28页 |
·培养美好品质 | 第28-29页 |
·教师目标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大阅读品牌”建设的内容 | 第30-35页 |
·阅读的途径 | 第30-31页 |
·开发大阅读校本教材 | 第30页 |
·构建大阅读校园环境 | 第30页 |
·抓实大阅读校本教研 | 第30页 |
·大阅读与学科教学结合 | 第30-31页 |
·全面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 第31页 |
·阅读的方式 | 第31-32页 |
·文本阅读 | 第31页 |
·音像阅读 | 第31-32页 |
·数字阅读 | 第32页 |
·阅读的内容 | 第32-35页 |
·古诗文阅读 | 第32页 |
·名著阅读 | 第32-33页 |
·时文阅读 | 第33页 |
·科普阅读 | 第33页 |
·外文阅读 | 第33页 |
·数学类的阅读 | 第33-34页 |
·美术作品的阅读 | 第34-35页 |
第五章 建立大阅读品牌管理的机制 | 第35-39页 |
·建立阅读规划 | 第35-36页 |
·大阅读与课内教学相结合原则 | 第35页 |
·大阅读与写作、听说相结合原则 | 第35页 |
·大阅读与学校活动相结合原则 | 第35页 |
·大阅读与德育相结合原则 | 第35-36页 |
·大阅读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 第36页 |
·建立制度保障 | 第36-38页 |
·阅读时间的保障 | 第36页 |
·阅读内容的保障 | 第36-37页 |
·师资的保障 | 第37-38页 |
·经费的保障 | 第38页 |
·加大宣传力度 | 第38-39页 |
·向家长宣传 | 第38页 |
·向周边学校宣传 | 第38页 |
·向媒体宣传 | 第38-39页 |
第六章 个案研究 | 第39-47页 |
·苏州市三元实验小学“大阅读”品牌建设基本情况 | 第39-40页 |
·学校简介 | 第39页 |
·学校品牌创建的迫切性 | 第39页 |
·学校品牌创建优势和劣势 | 第39-40页 |
·学校大阅读品牌创建的目标 | 第40-41页 |
·学校大阅读品牌创建的具体做法 | 第41-47页 |
·师资培训 | 第41页 |
·加大图书馆建设 | 第41-42页 |
·增设阅读课 | 第42-43页 |
·创设有阅读氛围的校园环境 | 第43-44页 |
·开展个性化品牌创建活动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发表的论文 | 第49-50页 |
附录 | 第50-60页 |
附录1 | 第50-53页 |
附录2 学校品牌宣传统计一览表 | 第53-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