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供需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一、导言 | 第12-15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三) 写作思路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二、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基本历程 | 第15-21页 |
(一) 建立阶段 | 第15-16页 |
(二) 重构阶段 | 第16-21页 |
三、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不成功的原因 | 第21-26页 |
(一) 在改革和发展模式选择中过分重视经济增长 | 第21页 |
(二) "双重"路径依赖的负面影响 | 第21-23页 |
(三) 资源与体制上的限制 | 第23-24页 |
(四) "道德风险"的负面影响 | 第24-26页 |
四、医疗服务及其市场的本质特性 | 第26-35页 |
(一) 需求的性质 | 第26-27页 |
(二) 对医生的期望行为 | 第27-28页 |
(三) 医疗技术的准专有性 | 第28页 |
(四) 产品的不确定性 | 第28-29页 |
(五) 供给的自然垄断属性 | 第29-30页 |
(六) 定价行为 | 第30页 |
(七) 医疗服务属性的复杂性 | 第30-31页 |
(八) 选择的广泛存在 | 第31-33页 |
(九) 道德风险 | 第33-35页 |
五、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35-52页 |
(一) 供应方的改革趋势 | 第35-44页 |
1、公立医院自主化 | 第38页 |
2、公立医院公司化 | 第38-40页 |
3、公立医院民营化 | 第40-44页 |
(二) 需求方的改革趋势 | 第44-52页 |
1、改革模式 | 第45-47页 |
2、第三方购买者的引入 | 第47-49页 |
3、配套措施 | 第49-52页 |
结束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