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体验、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以杭州市自助茶馆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理论背景 | 第12-13页 |
·实践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理论意义 | 第14-15页 |
·现实意义 | 第15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8-31页 |
·消费体验理论 | 第18-23页 |
·消费体验的定义 | 第18-19页 |
·消费体验的维度 | 第19-20页 |
·茶馆消费体验的类型 | 第20-21页 |
·消费体验的测量 | 第21-23页 |
·顾客满意理论 | 第23-25页 |
·顾客满意的定义 | 第23-24页 |
·顾客满意的测量 | 第24-25页 |
·顾客忠诚理论 | 第25-28页 |
·顾客忠诚的概念 | 第25-26页 |
·顾客忠诚的分类 | 第26-27页 |
·顾客忠诚的测量 | 第27-28页 |
·消费体验、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 | 第28-30页 |
·消费体验与顾客忠诚的关系 | 第28-29页 |
·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 | 第29-30页 |
·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30-31页 |
3 研究设计 | 第31-46页 |
·消费体验的维度及构成要素 | 第31-34页 |
·文献研究 | 第31页 |
·深度访谈 | 第31-33页 |
·消费体验维度及构成要素的确定 | 第33-34页 |
·研究变量的界定 | 第34-36页 |
·消费体验的概念及维度划分 | 第34-35页 |
·顾客满意的概念界定 | 第35页 |
·顾客忠诚的概念界定及维度划分 | 第35-36页 |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36-41页 |
·概念模型 | 第36-38页 |
·研究假设 | 第38-41页 |
·问卷设计与小样本测试 | 第41-46页 |
·测量条款的确定 | 第41-45页 |
·小样本测试 | 第45-46页 |
4 数据统计分析与讨论 | 第46-79页 |
·数据收集 | 第46-47页 |
·数据描述 | 第47-51页 |
·调查对象的统计描述 | 第47-49页 |
·测量条款的统计描述 | 第49-51页 |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51-56页 |
·消费体验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52-54页 |
·顾客满意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54-55页 |
·顾客忠诚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55-56页 |
·相关分析 | 第56-60页 |
·消费体验与顾客满意的相关分析 | 第56-58页 |
·消费体验与顾客忠诚的相关分析 | 第58-59页 |
·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的相关分析 | 第59-60页 |
·回归分析 | 第60-64页 |
·消费体验对顾客满意的回归分析 | 第60-62页 |
·消费体验对顾客忠诚的回归分析 | 第62-63页 |
·顾客满意对顾客忠诚的回归分析 | 第63-64页 |
·顾客满意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64-67页 |
·中介效用检验方法 | 第64-65页 |
·顾客满意中介效应检验 | 第65-67页 |
·消费者人口统计变量对研究变量的差异分析 | 第67-72页 |
·性别对研究变量的差异分析 | 第68页 |
·年龄对研究变量的影响差异分析 | 第68-69页 |
·月收入水平对研究变量的差异分析 | 第69-70页 |
·受教育程度对研究变量的差异分析 | 第70页 |
·月均消费次数对研究变量的差异分析 | 第70-71页 |
·到茶馆喝茶年数对研究变量的差异分析 | 第71-72页 |
·研究结果讨论 | 第72-79页 |
·消费体验与顾客满意的关系 | 第72-73页 |
·消费体验与顾客忠诚的关系 | 第73-75页 |
·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 | 第75-76页 |
·顾客满意的中介作用 | 第76页 |
·消费者人口特征对各研究变量的差异分析 | 第76-79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9-87页 |
·研究结论 | 第79-81页 |
·假设检验与模型修正 | 第79-81页 |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81页 |
·管理建议 | 第81-85页 |
·增强顾客消费体验感知,提高顾客忠诚度 | 第81-83页 |
·有效测量顾客满意来驱动顾客忠诚 | 第83-84页 |
·根据消费者人口统计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体验营销 | 第84-85页 |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第85-87页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85页 |
·研究展望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附录1 访谈提纲 | 第94-95页 |
附录2 调查问卷 | 第95-9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