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源远流长的童蒙历史教育 | 第1-12页 |
一、 历史意识的产生与历史教育思想的萌芽 | 第6-8页 |
二、 明清以前童蒙历史读物的发展 | 第8-12页 |
第二章 明清时期的童蒙历史读物 | 第12-32页 |
一、 综合性童蒙历史读物 | 第13-22页 |
(一) 几部典型的童蒙历史读物分析 | 第13-21页 |
(二) 综合性童蒙历史读物的特点 | 第21-22页 |
二、 专门性童蒙历史教育读物 | 第22-32页 |
(一) 歌诀体童蒙历史读物 | 第23-28页 |
1. 三言歌诀体 | 第24-25页 |
2. 四言歌诀体 | 第25页 |
3. 五言歌诀体 | 第25-26页 |
4. 七言及其他形式的歌诀体 | 第26-28页 |
(二) 歌论体童蒙历史读物 | 第28-30页 |
(三) 散文体童蒙历史读物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明清时期童蒙历史教育的特点 | 第32-46页 |
一、 从明清童蒙历史教育的目标看当时童蒙历史教育的特点 | 第33-35页 |
(一) “考世系,知始终”了解中国历史朝代更替的顺序 | 第33-34页 |
(二) “载治乱,知兴衰”、“通古今”通晓中国历代治乱兴衰 | 第34-35页 |
二、 从明清童蒙历史教育的内容看当时童蒙历史教育的特点 | 第35-46页 |
(一) 历史概念的阐述 | 第35-37页 |
(二) 历史事件叙述 | 第37-39页 |
(三) 历史人物评价 | 第39-42页 |
(四) 历史观 | 第42-46页 |
第四章 童蒙历史教育的嬗变—从童蒙历史读物到初等历史教科书 | 第46-56页 |
一、 从改良童蒙历史读物到编订初等历史教科书 | 第47-52页 |
二、 明清童蒙历史教育对现代初等历史教育的启示 | 第52-5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