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的多角度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选题的缘由 | 第9页 |
·程度副词“最”的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词类归属 | 第9-10页 |
·语法特征 | 第10-11页 |
·语义指向和蕴含 | 第11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本文的语料来源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最”与“最最”的比较分析 | 第13-23页 |
·“最最”产生的可能 | 第13-14页 |
·语义上产生“最最”的可能 | 第13页 |
·语法上产生“最最”的可能 | 第13-14页 |
·语用效果上产生‘最最”的可能 | 第14页 |
·“最”与“最最”用法的差异 | 第14-22页 |
·语义上的差异 | 第14-16页 |
·句法搭配上的差异 | 第16-21页 |
·语用效果上的差异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最”与同类程度副词“极”的共时研究 | 第23-34页 |
·“最”与“极”的内部特征和个性差异 | 第23-28页 |
·语义内涵上的差异 | 第23-25页 |
·句法搭配上的差异 | 第25-28页 |
·语用效果上的差异 | 第28页 |
·“最”与“极”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偏误分析 | 第28-33页 |
·留学生副词学习困难的根源 | 第28-29页 |
·语料的提取及常见的偏误类型统计说明 | 第29页 |
·常见的偏误类型 | 第29-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最”与几个新兴程度副词的比较 | 第34-45页 |
·新兴程度副词产生的原因 | 第34-35页 |
·“超”、“巨”、“N”的最初用法 | 第35-39页 |
·“超”的最初用法及历史演变 | 第35-36页 |
·“巨”的最初用法及历史演变 | 第36-38页 |
·“N”的最初用法及历史演变 | 第38-39页 |
·新兴程度副词与“最”的差异 | 第39-44页 |
·句法搭配上的差异 | 第39-43页 |
·语用上的差异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本文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