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导论 | 第7-15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7-9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三) 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四) 本研究概述 | 第14-15页 |
一、澳大利亚校本入职教育发展的背景与形成 | 第15-18页 |
(一) 背景 | 第15-16页 |
(二) 形成 | 第16-18页 |
二、澳大利亚校本入职教育的构成 | 第18-25页 |
(一) 校本入职教育的目标 | 第18页 |
(二) 校本入职教育的内容 | 第18-20页 |
(三) 校本入职教育的形式 | 第20-23页 |
(四) 校本入职教育的原则 | 第23-25页 |
三、澳大利亚校本入职教育的实施 | 第25-30页 |
(一) 实施的过程 | 第25-27页 |
(二) 实施的保障条件 | 第27页 |
(三) 实施效果的评价 | 第27-30页 |
四、澳大利亚校本入职教育的特点 | 第30-32页 |
(一) 以促进新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导向 | 第30页 |
(二) 建立了循序渐进的培养方式 | 第30-31页 |
(三) 充分融合了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提高校本入职教育的质量 | 第31-32页 |
五、启示与借鉴 | 第32-37页 |
(一) 制定完善的、系统化的校本教师入职教育制度 | 第32-33页 |
(二) 加强与学校人员的沟通 | 第33页 |
(三) 定期举办校内外新教师联谊活动 | 第33-34页 |
(四) 改善导师指导 | 第34页 |
(五) 完善对新教师评价 | 第34-35页 |
(六) 充分发挥校长的作用 | 第35-36页 |
(七) 减轻新教师的负担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附录 | 第40-42页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