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t轴重货车转向架关键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 ·论文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 ·国外重载运输现状 | 第14-18页 |
| ·美国重载货运 | 第14-15页 |
| ·加拿大重载货运 | 第15-16页 |
| ·澳大利亚重载货运 | 第16-17页 |
| ·南非重载货运 | 第17页 |
| ·巴西重载货运 | 第17-18页 |
| ·欧洲重载货运 | 第18页 |
| ·我国重载运输发展状况 | 第18-20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0-22页 |
| 第2章 30t轴重货车转向架选型 | 第22-31页 |
| ·国外重载货车转向架 | 第22-25页 |
| ·Dresser DR-1转向架 | 第22页 |
| ·Devine-scales转向架 | 第22-23页 |
| ·侧架交叉支撑式转向架 | 第23页 |
| ·侧架摆动式转向架 | 第23-24页 |
| ·LTF转向架 | 第24页 |
| ·Y-25转向架 | 第24页 |
| ·Scheffel自导向转向架 | 第24-25页 |
| ·我国重载货车转向架 | 第25-26页 |
| ·我国出口的重载货车转向架 | 第26-28页 |
| ·出口委内瑞拉30t轴重转向架 | 第26-27页 |
| ·出口巴西25t轴重转向架 | 第27页 |
| ·出口澳大利亚35.7t轴重转向架 | 第27-28页 |
| ·我国30t轴重货车转向架选型 | 第28-30页 |
| ·低动力作用转向架选型原则 | 第28-30页 |
| ·我国30t轴重低动力作用转向架 | 第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重载货车动力学模型与仿真 | 第31-51页 |
| ·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 | 第31页 |
| ·货车动力学模型 | 第31-38页 |
| ·货车非线性因素及简化 | 第31-37页 |
| ·重载货车模型 | 第37-38页 |
| ·重载货车运动方程 | 第38-45页 |
| ·坐标系及其变换 | 第38-40页 |
| ·车辆系统动力学方程 | 第40-45页 |
| ·重载货车动力学仿真 | 第45-50页 |
| ·重载货车原始计算参数 | 第45-47页 |
| ·动力学评定指标 | 第47-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4章 重载货车轮径研究 | 第51-68页 |
| ·重载货车轮径综述 | 第51-53页 |
| ·轮径对轮轨滚动接触的影响 | 第53-63页 |
| ·轮轨接触几何参数 | 第53-54页 |
| ·轮轨滚动接触的解析解 | 第54-58页 |
| ·轮轨滚动接触的模拟试验解 | 第58-63页 |
| ·轮径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3-66页 |
| ·轮径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 | 第63-64页 |
| ·轮径对车辆平稳性的影响 | 第64-65页 |
| ·轮径对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 | 第65-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 第5章 重载货车参数优化 | 第68-78页 |
| ·一系悬挂参数的优化 | 第68-73页 |
| ·一系纵向刚度 | 第68-70页 |
| ·一系横向刚度 | 第70-72页 |
| ·一系垂向刚度 | 第72-73页 |
| ·一系悬挂装置设计 | 第73-77页 |
| ·轴箱橡胶堆式 | 第74-75页 |
| ·钢簧和橡胶堆并联式 | 第75页 |
| ·圆锥形橡胶堆式 | 第75-76页 |
| ·八字形橡胶堆式 | 第76-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第6章 重载货车运行速度研究和性能预测 | 第78-88页 |
| ·重载货车运行速度研究 | 第78-84页 |
| ·车辆运行速度对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8-83页 |
| ·列车紧急制动对速度的限制 | 第83-84页 |
| ·重载货车动力学性能预测 | 第84-86页 |
| ·重载货车稳定性预测 | 第84-85页 |
| ·重载货车平稳性预测 | 第85页 |
| ·重载货车曲线通过预测 | 第85-86页 |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 结论和展望 | 第88-91页 |
| 致谢 | 第91-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97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