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1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动机 | 第8页 |
·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国外研究的现状 | 第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10-11页 |
第2章 小组合作学习概述 | 第11-24页 |
·小组合作学习的涵义及特点 | 第11-12页 |
·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 | 第11页 |
·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 | 第11-12页 |
·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 | 第12-16页 |
·内在动机激发论 | 第12-13页 |
·交往需要满足论 | 第13页 |
·认知发展促进论 | 第13-14页 |
·知识建构学习论 | 第14页 |
·教学交往属性论 | 第14-15页 |
·组织方式变革论 | 第15页 |
·集体公益劳动论 | 第15-16页 |
·团队意志凝聚论 | 第16页 |
·课堂教学技术论 | 第16页 |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 | 第16-18页 |
·课堂教学合作学习 | 第17页 |
·演示实验师生合作学习 | 第17页 |
·小组实验生生合作学习 | 第17-18页 |
·合作学习的操作与基本模式 | 第18-20页 |
·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 第20-24页 |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 第20-22页 |
·小组合作学习以主体需要的满足为其基本假设,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 第20-21页 |
·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为学生主体能动性的激发提供了制度保障 | 第21页 |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结构为学生主体性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 | 第21-22页 |
·小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 第22页 |
·小组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第22-24页 |
第3章 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要素 | 第24-31页 |
·异质分组 | 第24-25页 |
·积极互赖 | 第25-26页 |
·个体责任 | 第26-27页 |
·合作(社交)技能 | 第27-29页 |
·小组自评 | 第29-31页 |
第4章 农村初中化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实践研究 | 第31-57页 |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第31页 |
·研究对象 | 第31页 |
·研究方法 | 第31页 |
·实验工具解说 | 第31页 |
·研究过程 | 第31-57页 |
·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态度现状调查 | 第32-34页 |
·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的选取及时机把握 | 第34-35页 |
·合作小组的组建 | 第35-37页 |
·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 | 第37-39页 |
·合作学习教学过程案例分析 | 第39-57页 |
第5章 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与体会 | 第57-61页 |
·个人体会 | 第57-59页 |
·合作学习的优势 | 第59页 |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 第59页 |
·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 第59页 |
·增强学生对化学的体验和感悟 | 第59页 |
·形成正确的评价,培养良好品质 | 第59页 |
·小组学习存在的问题 | 第59-61页 |
·小组学习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参与不主动 | 第59-60页 |
·选择恰当时机,是有效交流的保证 | 第60页 |
·活动中缺乏平等的合作精神 | 第60页 |
·小组合作中材料的过与缺 | 第60页 |
·过多的小组使教师不能很好分组与管理 | 第60页 |
·教师合作学习教学技能还需进一步提高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66页 |
附录A 九年级171班化学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安排表 | 第63-64页 |
附录B 九年级171班化学合作学习成绩统计表 | 第64-65页 |
附录C 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态度调查表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