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芳芳语文审美教育实践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8-9页 |
1.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现实要求 | 第8页 |
2.熊芳芳语文审美教育实践的典型性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关于语文审美教育的研究 | 第9-10页 |
2.关于熊芳芳语文教育实践的研究 | 第10-11页 |
(三)论文研究的主要思路及方法 | 第11-12页 |
1.论文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2.论文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一、语文审美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12-15页 |
(一)语文核心素养之审美鉴赏与创造 | 第12-13页 |
(二)中国教育思想中的美育 | 第13-15页 |
二、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现状 | 第15-20页 |
(一)中学语文的审美现状调查 | 第15-19页 |
1.教师方面 | 第16-18页 |
2.学生方面 | 第18-19页 |
(二)中学语文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1.语文课堂的审美教学效果差 | 第19页 |
2.语文教学的功利化倾向严重 | 第19-20页 |
(三)中学语文审美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0页 |
1.教师自身的审美素养不足 | 第20页 |
2.受升学考试指挥棒的影响 | 第20页 |
三、熊芳芳语文审美教育实践的探析 | 第20-34页 |
(一)熊芳芳的语文审美教育实践的特点 | 第20-29页 |
1.立足文本—感受美 | 第21-24页 |
2.引经据典—丰富美 | 第24-27页 |
3.潜移默化—创造美 | 第27-29页 |
(二)熊芳芳语文审美教育实践的价值 | 第29-31页 |
1.涵养诗性 | 第29-30页 |
2.修养智性 | 第30-31页 |
3.滋养灵性 | 第31页 |
(三)熊芳芳语文审美教育实践的不足 | 第31-34页 |
1.教学的理论性不足 | 第32页 |
2.对学情考虑不足 | 第32-33页 |
3.对语文的工具性重视不足 | 第33-34页 |
四、熊芳芳语文审美教育实践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 第34-44页 |
(一)提升师生的审美素养 | 第34-37页 |
1.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 | 第34-36页 |
2.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 第36-37页 |
(二)挖掘文本的审美因素 | 第37-41页 |
1.鉴赏诗歌审美因素 | 第37-39页 |
2.鉴赏散文审美因素 | 第39-41页 |
(三)创设实用的审美课堂 | 第41-44页 |
1.审美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 第41-42页 |
2.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