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传动系统论文--机械传动论文--驱动桥论文

磁流变限滑差速器的研究与开发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对限滑差速器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智能材料磁流变液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第11-12页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行文结构第12-13页
第2章 磁流变限滑差速器的理论基础第13-26页
    2.1 差速器的原理及分类第13-18页
        2.1.1 限滑差速器的工作原理第13-15页
        2.1.2 差速器的性能指标第15-16页
        2.1.3 常见差速器的结构第16-18页
    2.2 新型材料磁流变液的介绍第18-25页
        2.2.1 磁流变液的组成及选取原则第18-19页
        2.2.2 磁流变液的主要特性第19-20页
        2.2.3 磁流变液的性能测试与分析第20-25页
    2.3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磁流变限滑差速器的结构设计与分析第26-41页
    3.1 整车参数及动力分析第26-28页
        3.1.1 目标样车整车参数第26-27页
        3.1.2 差速器输入动力分析第27-28页
    3.2 磁流变限滑差速器的原理及结构设计第28-32页
        3.2.1 磁流变限滑差速器的原理第28-29页
        3.2.2 重要零部件的设计与分析第29-32页
    3.3 摩擦片组的设计与分析第32-40页
        3.3.1 内摩擦转矩的分析第32-33页
        3.3.2 摩擦片差速转矩计算公式第33-34页
        3.3.3 摩擦片组的结构设计第34-36页
        3.3.4 动态因素对差速转矩的影响第36-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磁流变限滑差速器的磁路设计与电磁分析第41-61页
    4.1 差速器的磁路设计第41-51页
        4.1.1 磁路设计理论第41-43页
        4.1.2 螺线管磁路的设计与分析第43-49页
        4.1.3 双级磁路的设计与分析第49-51页
    4.2 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51-59页
        4.2.1 电磁场有限元理论第51-52页
        4.2.2 螺线管磁路的电磁分析第52-55页
        4.2.3 双级磁路的电磁分析第55-56页
        4.2.4 综合分析比较两种磁路第56-59页
    4.3 磁流变限滑差速器的补充设计第59-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5章 磁流变限滑差速器的操纵性仿真分析第61-80页
    5.1 汽车动力学及控制系统概述第61-62页
    5.2 汽车动力分析数学模型第62-68页
        5.2.1 车辆转弯行驶时受力分析第62-65页
        5.2.2 动力参数及公式简化第65-68页
    5.3 控制方案设计与仿真模型第68-76页
        5.3.1 参数分析及控制方案设计第68-70页
        5.3.2 控制系统算法设计第70-73页
        5.3.3 整车操纵稳定性仿真模型第73-76页
    5.4 模拟仿真结果分析第76-79页
        5.4.1 有动力驱动转向不足第76-78页
        5.4.2 无动力驱动转向过度第78-79页
    5.5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80-82页
    6.1 全文总结第80页
    6.2 工作展望第80-82页
致谢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附录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车有效力矩型锁紧螺母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不同转向工况下循环球变比转向器齿轮副工况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