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1.2.1 产品生态设计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2 生产者延伸责任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第20-2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页 |
2.1.1 废旧产品 | 第20页 |
2.1.2 生产者 | 第20页 |
2.2 生态设计相关理论 | 第20-22页 |
2.2.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20-21页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第21-22页 |
2.3 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相关理论 | 第22-25页 |
2.3.1 外部性理论 | 第22-23页 |
2.3.2 环境规制理论 | 第23-24页 |
2.3.3 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 | 第24-25页 |
2.4 博弈论相关理论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我国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实施现状 | 第26-34页 |
3.1 我国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的立法与实践现状 | 第26-29页 |
3.1.1 政策工具 | 第26-27页 |
3.1.2 实践现状 | 第27-29页 |
3.2 我国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实施问题分析 | 第29-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基于EPR标准管制政策的激励机制研究 | 第34-60页 |
4.1 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下各决策主体行为分析 | 第34-36页 |
4.1.1 生产者行为分析 | 第34-35页 |
4.1.2 消费者行为分析 | 第35-36页 |
4.1.3 回收处理企业行为分析 | 第36页 |
4.2 EPR标准管制激励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 第36-51页 |
4.2.1 问题描述及假设 | 第36-38页 |
4.2.2 无政府管制下各利益主体决策模型 | 第38-42页 |
4.2.3 政府标准管制政策下各利益主体决策模型 | 第42-51页 |
4.3 EPR标准管制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 | 第51-58页 |
4.3.1 高研发设计成本情况下标准管制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 | 第51-53页 |
4.3.2 低研发设计成本情况下标准管制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 | 第53-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基于EPR标准管制政策与经济政策共同作用下的激励机制研究 | 第60-71页 |
5.1 EPR管制政策与经济政策相结合的激励模型构建与求解 | 第60-68页 |
5.1.1 问题描述及假设 | 第60-61页 |
5.1.2 管制政策与经济政策相结合下激励机制的构建与求解 | 第61-68页 |
5.2 EPR标准管制政策结合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 | 第68-6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个人简历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