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2页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2.1.1 海外并购类型 | 第13页 |
2.1.2 连续并购 | 第13-14页 |
2.1.3 并购绩效 | 第14页 |
2.2 海外并购理论 | 第14-17页 |
2.2.1 范围经济理论 | 第14-15页 |
2.2.2 协同效应理论 | 第15-16页 |
2.2.3 市场势力理论 | 第16-17页 |
2.3 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2.3.1 连续并购绩效的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2.3.2 海外并购绩效的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2.3.3 文献评述 | 第19-21页 |
第3章 海航集团连续海外并购及动因分析 | 第21-29页 |
3.1 海航集团简介 | 第21页 |
3.2 海航集团连续海外并购历程 | 第21-23页 |
3.3 海航集团连续海外并购动因 | 第23-29页 |
3.3.1 多核心全产业链构建促进范围经济 | 第23-25页 |
3.3.2 海外资源整合实现协同效应 | 第25-26页 |
3.3.3 海外布局增强市场势力 | 第26-29页 |
第4章 海航集团连续海外并购的短期绩效评价 | 第29-36页 |
4.1 事件研究法 | 第29-30页 |
4.2 研究程序 | 第30-32页 |
4.2.1 研究样本选取 | 第30-31页 |
4.2.2 窗口期选择 | 第31页 |
4.2.3 累计超额收益率计算 | 第31-32页 |
4.3 短期并购绩效分析 | 第32-36页 |
4.3.1 整体分析 | 第32-34页 |
4.3.2 分核心产业分析 | 第34-35页 |
4.3.3 小结 | 第35-36页 |
第5章 海航集团连续海外并购的长期绩效评价 | 第36-54页 |
5.1 范围经济效应并购动因的长期绩效分析 | 第36-41页 |
5.1.1 总资产报酬率 | 第37-38页 |
5.1.2 成本费用率 | 第38-39页 |
5.1.3 净资产收益率 | 第39页 |
5.1.4 营业利润率 | 第39-41页 |
5.2 协同效应并购动因的长期绩效分析 | 第41-49页 |
5.2.1 管理协同效应 | 第41-45页 |
5.2.2 经营协同效应 | 第45-47页 |
5.2.3 财务协同效应 | 第47-49页 |
5.3 市场势力并购动因的长期绩效分析 | 第49-53页 |
5.3.1 现代金融服务核心产业 | 第50-51页 |
5.3.2 航空旅游核心产业 | 第51-52页 |
5.3.3 现代物流核心产业 | 第52-53页 |
5.4 小结 | 第53-54页 |
第6章 问题与建议 | 第54-58页 |
6.1 连续海外并购存在的问题 | 第54-55页 |
6.1.1 非相关业务大额并购与信息公开不足对股东财富的影响 | 第54页 |
6.1.2 连续海外并购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 第54-55页 |
6.1.3 连续海外并购加重期间费用及应收账款负担 | 第55页 |
6.2 对策建议 | 第55-58页 |
6.2.1 适当公开非航空相关业务有利经营情况 | 第55-56页 |
6.2.2 选择并购对象应注意适度多元化 | 第56页 |
6.2.3 关注并购对象的期间费用及流动资产管理效率 | 第56-58页 |
第7章 结论 | 第58-60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8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