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论视角下中国官方记者招待会口译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3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3 研究问题 | 第12页 |
| 1.4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1.5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 2.1 记者招待会口译简介 | 第13页 |
| 2.2 记者招待会口译的特点 | 第13-15页 |
| 2.2.1 官方记者招待会.译的语言特点 | 第13-14页 |
| 2.2.2 记者招待会.译译员的特点 | 第14-15页 |
| 2.2.3 记者招待会听众的特点 | 第15页 |
| 2.3 记者招待会口译中译员面临的挑战 | 第15-16页 |
| 2.3.1 工作环境压力 | 第15页 |
| 2.3.2 时间压力 | 第15-16页 |
| 2.3.3 多角色扮演 | 第16页 |
| 2.4 国内外学者对记者招待会口译的研究 | 第16-18页 |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第18-23页 |
| 3.1 顺应论的介绍 | 第18页 |
| 3.2 语言的顺应特征 | 第18-21页 |
| 3.2.1 语境关系顺应 | 第18-19页 |
| 3.2.2 顺应的动态性 | 第19-20页 |
| 3.2.3 结构客体顺应 | 第20页 |
| 3.2.4 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 | 第20-21页 |
| 3.3 顺应论在中国的研究简介 | 第21-23页 |
| 第四章 顺应论视角下记者招待会口译策略及分析 | 第23-28页 |
| 4.1 信息增减 | 第23-24页 |
| 4.2 意义解释 | 第24-25页 |
| 4.3 换序译法 | 第25-26页 |
| 4.4 顺句驱动 | 第26-28页 |
| 第五章 总结 | 第28-30页 |
| 5.1 发现与启示 | 第28页 |
| 5.2 研究局限与建议 | 第28-30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 个人简介 | 第33-34页 |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