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农村留守小学生数学学困生的研究--以钦南区那彭镇小学为例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一、前言第10-18页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1.理论意义第11页
        2.现实意义第11-12页
    (三)学困生概念内涵的研究第12-13页
        1.国外研究第12页
        2.国内研究第12-13页
    (四)数学学困生概念内涵的研究第13页
    (五)数学学困生成因的研究第13-14页
    (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研究第14-15页
    (七)已有研究的不足第15-16页
    (八)研究方法第16页
        1.文献资料法第16页
        2.问卷调查法第16页
        3.个案分析法第16页
    (九)研究的亮点第16-18页
二、相关概念界定第18-21页
    (一)农村留守小学生的界定第18页
    (二)学困生的界定第18-19页
        1.国外界定第18页
        2.国内界定第18-19页
    (三)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界定第19-21页
三、理论基础第21-22页
    (一)归因理论第21页
    (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第21页
    (三)顾泠沅的学困生理论第21-22页
四、农村留守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调查和分析第22-40页
    (一)调查对象的确立第22页
    (二)调查问卷的编制第22页
    (三)调查基本过程及问卷的结果第22-23页
    (四)对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第23-35页
        1.农村留守小学生社会因素的调查结果分析第23-24页
        2.农村留守小学生学校因素的调查结果分析第24-25页
        3.农村留守小学生家庭因素的调查结果分析第25-27页
        4.农村留守小学生自身因素的调查结果分析第27-35页
    (五)归因分析及讨论第35-40页
        1.社会因素的分析与讨论第35-36页
        2.学校因素的分析与讨论第36页
        3.家庭因素的分析与讨论第36-37页
        4.自身因素的分析与讨论第37-40页
五、个案研究及转化第40-64页
    (一)让一个农村留守小学生重新喜欢学习数学第40-48页
        1.个案一的基本情况第40-41页
        2.学习情况第41-43页
        3.转化实施措施第43-48页
        4.转化效果第48页
    (二)让一个农村半留守小学生在学习数学道路上健康成长第48-55页
        1.个案二基本情况第48-50页
        2.学习情况第50-52页
        3.转化实施措施第52-55页
        4.转化效果第55页
    (三)让一个农村独居留守小学生重新踏上学习数学的道路第55-63页
        1.个案三基本情况第55-57页
        2.学习情况第57-59页
        3.转化实施措施第59-62页
        4.转化效果第62-63页
    (四)结论第63-64页
六、转化对策建议第64-70页
    (一)社会相关部门方面的建议第64页
        1.加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第64页
        2.加强教师调派机制建设第64页
        3.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第64页
    (二)家庭方面的建议第64-65页
        1.强化家庭监督,用“爱”温暖心灵第64-65页
        2.加大家庭教育力度,弥补学校教育不足第65页
        3.积极配合教师的转化工作第65页
    (三)学校方面的建议第65-70页
        1.多措施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第65-66页
        2.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第66-67页
        3.学习方法的指导第67-70页
结语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附录第73-79页
    1.调查问卷第73-75页
    2.教师访谈提纲第75-76页
    3.学困生同学访谈提纲第76-77页
    4.学困生家长访谈提纲第77-78页
    5.攻读教育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新生入学适应性的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基于滁州市三所小学的调查
下一篇:小学班干部民主选举的质性研究--以南京市N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