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干部民主选举的质性研究--以南京市N小学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22页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7-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9-18页 |
三、核心概念 | 第18页 |
四、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资料的收集 | 第18-22页 |
第一章 “我”在N小学的研究历程 | 第22-27页 |
第一节 N小学的相关背景介绍 | 第22-23页 |
一、N小学的基本情况介绍 | 第22页 |
二、N小学的班干部基本情况介绍 | 第22-23页 |
第二节 从“旁观者”走向“局内人” | 第23-24页 |
一、“旁观者”进入现场后的迷茫与无助 | 第23页 |
二、从“旁观者”走向“局内人”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局内人”走向“旁观者” | 第24-27页 |
一、“局内人”的思考 | 第24-25页 |
二、“局内人”身份的结束 | 第25页 |
三、“旁观者”的资料陈述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小学班干部民主选举的困境 | 第27-41页 |
第一节 班干部选举中教师的专断化 | 第27-30页 |
一、“班主任就是土霸王” | 第27-29页 |
二、被指定的候选人 | 第29-30页 |
第二节 班干部选举中学生的团体化 | 第30-34页 |
一、“我们是好朋友” | 第31-32页 |
二、男生和女生 | 第32-33页 |
三、“是我们团的人就选” | 第33-34页 |
第三节 班干部选举中程序的浮泛化 | 第34-37页 |
一、“举手就是民主选举啦” | 第34-35页 |
二、一半指定一半选 | 第35-37页 |
第四节 班干部选举中学生的私利化 | 第37-41页 |
一、“妈妈是学校老师” | 第37-38页 |
二、“爸爸写的竞选稿” | 第38-39页 |
三、“你选我,我选你” | 第39-41页 |
第三章 小学班干部民主选举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41-53页 |
第一节 班干部民主选举困境的学校制度原因 | 第41-44页 |
一、学校制度对学生的垂直式式管理 | 第41-42页 |
二、学校制度对教师的压迫式管理 | 第42-44页 |
第二节 班干部民主选举困境的教师原因 | 第44-47页 |
一、过去:教师的成长经历 | 第44-45页 |
二、无奈:教师的工作压力 | 第45-46页 |
三、无力:教师的省心 | 第46-47页 |
第三节 班干部民主选举困境的家长原因 | 第47-49页 |
一、班委任职与升学 | 第48页 |
二、民主选举无所谓 | 第48-49页 |
第四节 班干部民主选举困境的学生原因 | 第49-53页 |
一、漠视:“和我没有关系” | 第49-50页 |
二、害怕:自己不主动争取机会 | 第50-51页 |
三、无奈:“我想选谁,我也决定不了” | 第51-53页 |
第四章 小学班干部选举走向民主之路 | 第53-63页 |
第一节 学校制度生活的民主化转变 | 第53-55页 |
一、学校制度生活塑造民主氛围 | 第53-54页 |
二、学校制度生活对教师的解压 | 第54-55页 |
第二节 重构教师的民主观念 | 第55-58页 |
一、重塑教师的民主观念 | 第56页 |
二、建构班级的民主管理 | 第56-57页 |
三、创设学生的公共领域 | 第57-58页 |
第三节 提升家长的民主认知 | 第58-60页 |
一、界定家长参与学校事务的权利领域 | 第58-59页 |
二、重建家长委员会的组织 | 第59-60页 |
第四节 实践学生民主选举权利的知与行 | 第60-63页 |
一、重新认识民主选举权利 | 第61页 |
二、积极践行民主选举权利 | 第61-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一 访谈和观察提纲 | 第68-70页 |
附录二 “红豆夹”志愿者服务方案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