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信息不对称情形下的低碳供应链运作与优化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21页 |
1.3.1 低碳政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2 企业碳信息披露行为研究 | 第18-19页 |
1.3.3 供应链信息不对称研究 | 第19-20页 |
1.3.4 收益共享契约研究 | 第20-21页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21-2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22-23页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23-24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1.5.2 研究框架 | 第24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25-31页 |
2.1 低碳供应链内涵 | 第25-26页 |
2.2 低碳政策工具 | 第26-27页 |
2.3 碳配额分配方法 | 第27页 |
2.4 碳排放量核算 | 第27-28页 |
2.5 信息不对称及契约协调理论 | 第28-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对称碳信息下的低碳供应链决策 | 第31-56页 |
3.1 模型描述与参数设置 | 第31-33页 |
3.1.1 参数设置 | 第31-32页 |
3.1.2 模型说明与假设 | 第32-33页 |
3.2 各低碳政策下的供应链决策 | 第33-43页 |
3.2.1 无碳减排政策下的供应链决策 | 第33-35页 |
3.2.2 碳交易政策下的供应链决策 | 第35-38页 |
3.2.3 固定税率的碳税政策下的供应链决策 | 第38-40页 |
3.2.4 免费配额的碳税政策下的供应链决策 | 第40-43页 |
3.3 各低碳政策下的供应链决策分析 | 第43-55页 |
3.3.1 失衡条件与边际利润分析 | 第43-45页 |
3.3.2 不同政策下的集权决策比较 | 第45-48页 |
3.3.3 不同政策下的分权决策比较 | 第48-51页 |
3.3.4 各因素对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分析 | 第51-52页 |
3.3.5 各政策对供应链模式优越性的影响分析 | 第52-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不对称碳信息下的低碳供应链决策 | 第56-91页 |
4.1 系统描述与参数设置 | 第56-58页 |
4.1.1 参数设置 | 第56-57页 |
4.1.2 模型假设 | 第57-58页 |
4.2 碳交易政策下的供应链决策 | 第58-75页 |
4.2.1 制造商谎报时的最优决策 | 第58-63页 |
4.2.2 零售商谎报时的最优决策 | 第63-70页 |
4.2.3 供应链成员谎报行为比较 | 第70-75页 |
4.3 固定税率的碳税政策下的供应链决策 | 第75-81页 |
4.3.1 制造商谎报时的最优决策 | 第75-77页 |
4.3.2 零售商谎报时的最优决策 | 第77-79页 |
4.3.3 供应链成员谎报行为比较 | 第79-81页 |
4.4 免费配额的碳税政策下的供应链决策 | 第81-88页 |
4.4.1 制造商谎报时的最优决策 | 第81-83页 |
4.4.2 零售商谎报时的最优决策 | 第83-86页 |
4.4.3 供应链成员谎报行为比较 | 第86-88页 |
4.5 各政策下的谎报结果比较 | 第88-9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五章 低碳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协调 | 第91-103页 |
5.1 碳交易政策下的供应链协调 | 第91-93页 |
5.1.1 对称碳信息下的契约协调 | 第91-92页 |
5.1.2 不对称碳信息下的契约协调 | 第92-93页 |
5.2 固定税率的碳税政策下的供应链协调 | 第93-96页 |
5.2.1 对称碳信息下的契约协调 | 第93-94页 |
5.2.2 不对称碳信息下的契约协调 | 第94-96页 |
5.3 免费配额的碳税政策下的供应链协调 | 第96-98页 |
5.3.1 对称碳信息下的契约协调 | 第96页 |
5.3.2 不对称碳信息下的契约协调 | 第96-98页 |
5.4 各政策下的契约参数及效果分析 | 第98-102页 |
5.4.1 对称碳信息下的契约协调 | 第98-100页 |
5.4.2 不对称碳信息下的契约协调 | 第100-10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03-105页 |
研究结论 | 第103-104页 |
研究展望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1-112页 |
致谢 | 第112-113页 |
附件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