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课程论文

青州西书院初级中学“古代青州文化名人”校本课程开发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6页
    (一)概念界定第9-10页
    (二)研究综述第10-15页
    (三)研究方法第15-16页
一、“古代青州文化名人”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及意义第16-22页
    (一)“古代青州文化名人”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第16-19页
        1.青州市西书院初级中学现有校本课程存在的问题第16-17页
        2.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第17-18页
        3.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要求第18-19页
    (二)“古代青州文化名人”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第19-22页
        1.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第19-20页
        2.有利于打造青州地方学校特色第20-21页
        3.有利于传承青州地方传统文化第21-22页
二、“古代青州文化名人”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第22-30页
    (一)政策方面第22-24页
    (二)资源方面第24-26页
        1.名人众多第24-25页
        2.遗迹众多第25-26页
        3.文献丰富第26页
    (三)青州市西书院初中的课程安排方面第26-30页
三、“古代青州文化名人”校本课程开发的设想第30-37页
    (一)“古代青州文化名人”校本课程的理念与目标第30-32页
        1.课程理念第30-31页
        2.课程目标第31-32页
    (二)“古代青州文化名人”校本课程的课程设置第32-35页
        1.开课说明第32页
        2.课程主要内容第32-35页
    (三)“古代青州文化名人”校本课程的教材编制第35-37页
        1.教材总体结构第35页
        2.单元设置第35-37页
四、“古代青州文化名人”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第37-46页
    (一)实施原则第37-38页
        1.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第37页
        2.突出地方文化特色第37-38页
        3.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第38页
    (二)实施方法第38-39页
        1.进行课堂教学第38页
        2.成立“古代青州文化名人”兴趣小组第38-39页
        3.组织实践探究活动第39页
    (三)教学案例第39-46页
        1.《一剪梅》教学案例第39-43页
        2.《参观三贤祠》教学案例第43-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附录第50-126页
致谢第126-127页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突出成果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态学视角下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研究--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
下一篇:加拿大新布伦瑞克省中小学生喜爱的文化符号调查及相关活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