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写表 | 第9-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猪干扰素概况 | 第13-17页 |
1.1.1 猪α干扰素的分类 | 第13-14页 |
1.1.2 猪α干扰素的分子结构 | 第14页 |
1.1.3 干扰素的生物活性 | 第14-15页 |
1.1.4 猪α干扰素的功能 | 第15-16页 |
1.1.5 干扰素抗病毒的分子机制 | 第16页 |
1.1.6 猪α干扰素的应用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猪干扰素生产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3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 第18-21页 |
1.3.1 外源基因对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18-19页 |
1.3.2 大肠杆菌表达载体分类与选择 | 第19-20页 |
1.3.3 表达宿主菌的类型与选择 | 第20页 |
1.3.4 培养条件的控制 | 第20-21页 |
1.4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1.4.1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页 |
1.4.3 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4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3-32页 |
2.1.1 质粒与菌种 | 第23页 |
2.1.2 病毒与细胞株 | 第23页 |
2.1.3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2.1.4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4-26页 |
2.1.5 实验试剂配制方法 | 第26-3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2-47页 |
2.2.1 poIFNα基因密码子优化及表达克隆构建 | 第32-36页 |
2.2.2 重组猪α干扰素表达工程菌筛选 | 第36-37页 |
2.2.3 重组猪α干扰素30L发酵罐发酵培养 | 第37-38页 |
2.2.4 重组猪α干扰素包涵体预处理工艺 | 第38-39页 |
2.2.5 重组猪α干扰素包涵体复性工艺 | 第39-40页 |
2.2.6 重组猪α干扰素粗纯工艺实验 | 第40-41页 |
2.2.7 重组猪α干扰素精纯工艺实验 | 第41-47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70页 |
3.1 POLFNΑ基因的密码子优化及表达克隆构建 | 第47-53页 |
3.1.1 polFNα基因密码子优化结果 | 第47-49页 |
3.1.2 poIFNα基因表达载体构建 | 第49-52页 |
3.1.3 阳性克隆PCR鉴定与酶切验证 | 第52-53页 |
3.1.4 测序鉴定 | 第53页 |
3.2 重组猪α干扰素表达工程菌筛选 | 第53-54页 |
3.3 重组猪α干扰素30L发酵罐发酵表达 | 第54-55页 |
3.4 重组猪α干扰素包涵体预处理 | 第55-58页 |
3.4.1 不同浓度Tritonx-100对重组猪α干扰素包涵体洗杂效果影响 | 第55页 |
3.4.2 不同尿素浓度pH对重组猪α干扰素包涵体洗杂效果影响 | 第55-57页 |
3.4.3 不同pH梯度对重组猪α干扰素包涵体溶解效果的影响 | 第57-58页 |
3.5 重组猪α干扰素复性工艺实验结果 | 第58-59页 |
3.6 重组猪α干扰素粗纯工艺实验结果 | 第59-60页 |
3.6.1 重组猪α干扰素小量硫酸铵沉淀实验结果 | 第59-60页 |
3.6.2 重组猪α干扰素粗纯工艺 | 第60页 |
3.7 重组猪α干扰素精纯工艺实验结果 | 第60-70页 |
3.7.1 重组猪α干扰素精纯预实验结果 | 第61-64页 |
3.7.2 重组猪α干扰素精纯工艺实验结果 | 第64-67页 |
3.7.3 重组猪α干扰素三个批次中试实验结果 | 第67-70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70-72页 |
4.1 研究成果 | 第70页 |
4.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70页 |
4.3 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附录一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件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