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现状 | 第9-11页 |
一、化学新旧版本教材的相关研究 | 第10页 |
二、化学不同版本教材的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三、其它科目教材的相关研究 | 第11页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一、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二、新旧高中化学教材比较的意义 | 第12页 |
第四节 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 第12-13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第五节 研究的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4-21页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4页 |
第二节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4-17页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4-16页 |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6页 |
三、支架式教学理论 | 第16-17页 |
第三节 学科教学知识(PCK) | 第17-21页 |
一、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与特征 | 第17-19页 |
二、化学学科教学知识 | 第19-21页 |
第三章 高中化学新旧版本教材的比较及对新教材的分析 | 第21-41页 |
第一节 新旧版本教材的比较 | 第21-36页 |
一、知识内容的比较 | 第21-26页 |
二、结构体系的比较 | 第26-30页 |
三、呈现方式比较 | 第30-35页 |
四、案例分析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新教材分析 | 第36-41页 |
一、教学环境的分析 | 第37-38页 |
二、课程目标设置的分析 | 第38-39页 |
三、章节内容分析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建构主义对教材的分析及应用 | 第41-52页 |
第一节 新旧教材比较的建构主义分析 | 第41-44页 |
一、知识内容的建构主义分析 | 第41-42页 |
二、结构体系的建构主义分析 | 第42页 |
三、呈现方式的建构主义分析 | 第42-44页 |
第二节 建构主义支架式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 第44-52页 |
一、支架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第44-45页 |
二、支架式理论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 第45-49页 |
三、支架式教学的课堂单元设计 | 第49-5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6页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52-55页 |
一、结论 | 第52-54页 |
二、建议 | 第54-55页 |
第二节 研究的展望 | 第55-56页 |
一、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55页 |
二、本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