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范围界定与研究内容 | 第11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13页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3-19页 |
·远程教育理论 | 第13-16页 |
·远程教育 | 第13页 |
·农远工程 | 第13-15页 |
·现阶段农远工程的主要任务 | 第15-16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6页 |
·协调发展理论 | 第16-19页 |
·协调发展的概念 | 第16-17页 |
·农远工程协调发展机制 | 第17-19页 |
第3章 农远工程协调发展现状透视 | 第19-33页 |
·农远工程协调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19-29页 |
·运作的物质基础无保障:资金不足,设备不够,配套资源欠缺 | 第21-22页 |
·教师接受的培训内容不是最想培训的内容 | 第22-23页 |
·教育部门之间工作不协调 | 第23-25页 |
·庞大的农远系统和较小的技术服务与管理人员队伍之间不协调 | 第25-26页 |
·学科教师及设备管理人员超额的工作量与待遇低之间不协调 | 第26-28页 |
·设备维修渠道不畅通,相关部门不协调 | 第28-29页 |
·农远工程发展不协调的成因分析 | 第29-33页 |
·资金没有保障 | 第29页 |
·各级部门均缺乏动力 | 第29-30页 |
·部门沟通与协作中存在严重问题 | 第30-32页 |
·技术管理人员欠缺,专业技能水平不高 | 第32-33页 |
第4章 农远工程协调发展机制的构建 | 第33-55页 |
·农远工程协调发展系统 | 第33-35页 |
·协调发展系统 | 第33-34页 |
·农远工程协调发展系统 | 第34-35页 |
·农远工程协调发展机制的构建 | 第35-48页 |
·协调主体——各级相关教育行政部门 | 第36页 |
·农远工程协调发展机制的构成 | 第36-45页 |
·农远工程协调发展的对策与途径 | 第45-48页 |
·农远工程协调发展的评价 | 第48-55页 |
·农远工程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第48-53页 |
·农远工程协调发展的评价 | 第53-55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