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特种铁路论文--地下铁路论文

砂土地层地铁地下结构震动液化反应分析与模型试验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砂土液化的介绍第10-12页
        1.2.1 液化机理第10-11页
        1.2.2 砂土液化的影响因素第11页
        1.2.3 砂土液化的判别第11-12页
    1.3 砂土液化振动台模型试验的研究现状及技术难点第12-14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2 振动台模型试验的设计第15-27页
    2.1 试验系统及设备第15-18页
        2.1.1 试验振动台简介第15-16页
        2.1.2 模型箱的设计第16-17页
        2.1.3 传感器简介第17-18页
    2.2 模型设计的相似关系第18-22页
        2.2.1 相似原则第18页
        2.2.2 相似比例关系的确定第18-22页
    2.3 试验模型的制作第22-24页
        2.3.1 模型土的配置第22页
        2.3.2 地下结构模型的制作第22-24页
    2.4 传感器的布置及动荷加载第24-26页
        2.4.1 传感器的布置第24-26页
        2.4.2 波形的选取及加载第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3 振动台模型试验动力响应特性简析第27-45页
    3.1 地下车站结构模型试验动力响应特性简析第27-33页
        3.1.1 竖向测点加速度分布规律第27-30页
        3.1.2 动孔压发展规律及模型液化特性第30-33页
    3.2 隧道结构模型试验动力响应特性简析第33-38页
        3.2.1 竖向测点加速度分布规律第33-35页
        3.2.2 动孔压发展规律及模型液化特性第35-38页
    3.3 施做地下连续墙车站结构模型试验动力响应特性简析第38-44页
        3.3.1 竖向测点加速度分布规律第38-42页
        3.3.2 动孔压发展规律及模型液化特性第42-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4 数值模拟动力本构模型及边界条件第45-55页
    4.1 FLAC动力计算简介第45-46页
    4.2 动荷输入及阻尼形式的确定第46-48页
        4.2.1 动荷输入第46-47页
        4.2.2 阻尼形式的确定第47-48页
    4.3 本构模型第48-51页
        4.3.1 Hardin-Drnevich模型第48-50页
        4.3.2 孔压模型第50-51页
    4.4 动力分析边界条件的确定第51-53页
        4.4.1 静态边界第51-52页
        4.4.2 自由场边界第52-53页
    4.5 数值模拟中饱和砂土液化的判定第53页
    4.6 本章小结第53-55页
5 振动台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反演动力特性及对比简析第55-77页
    5.1 计算模型及参数简介第55-57页
    5.2 隧道结构模型数值模拟动力响应特性简析第57-63页
        5.2.1 动力响应加速度特性简析第57-59页
        5.2.2 动力响应侧向位移特性简析第59-61页
        5.2.3 动孔压特性简析第61-63页
    5.3 车站结构模型数值模拟动力响应特性简析第63-67页
        5.3.1 动力响应加速度特性简析第63-65页
        5.3.2 动孔压特性简析第65-67页
    5.4 施做地下连续墙车站结构模型数值模拟动力响应特性简析第67-71页
        5.4.1 动力响应加速度特性简析第67-69页
        5.4.2 动孔压特性简析第69-71页
    5.5 模型试验及数值计算比对简析第71-75页
        5.5.1 隧道结构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对比简析第71-72页
        5.5.2 车站结构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对比简析第72-73页
        5.5.3 施做连续墙车站结构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对比简析第73-75页
    5.6 本章小结第75-77页
6 原型场地数值模拟动力特性及地下连续墙抗液化机理简析第77-105页
    6.1 隧道结构原型场地动力特性简析第77-83页
        6.1.1 动力响应加速度特性简析第78-79页
        6.1.2 动孔压及液化特性简析第79-82页
        6.1.3 动力响应位移特性简析第82-83页
    6.2 车站结构原型场地动力特性简析第83-90页
        6.2.1 动力响应加速度特性简析第83-84页
        6.2.2 动孔压及液化特性简析第84-85页
        6.2.3 动力响应位移特性简析第85-88页
        6.2.4 车站结构受力简析第88-90页
    6.3 施做地下连续墙车站结构原型场地动力特性简析第90-97页
        6.3.1 动力响应加速度特性简析第90-91页
        6.3.2 动孔压及液化特性简析第91-92页
        6.3.3 动力响应位移特性简析第92-95页
        6.3.4 车站结构受力简析第95-97页
    6.4 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抗液化机理简析第97-103页
        6.4.1 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简析第97-99页
        6.4.2 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结果简析第99-100页
        6.4.3 原型场地模型数值模拟结果简析第100-103页
    6.5 本章小结第103-105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05-107页
    7.1 结论第105-106页
    7.2 展望第106-107页
致谢第107-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3页
附录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外部冲击下西安城市地铁网络的脆弱性研究
下一篇:地铁车辆牵引传动系统可靠性建模与寿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