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视角下我国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实践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0-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20页 |
·激励理论 | 第13-15页 |
·激励的经济学理论 | 第13-14页 |
·激励的管理学理论 | 第14-15页 |
·社会资本理论 | 第15-16页 |
·企业社会资本理论 | 第16-18页 |
·企业社会资本的基本维度 | 第18-20页 |
·企业内部社会资本 | 第18页 |
·企业外部社会资本 | 第18-20页 |
第3章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我国民营企业激励机制模型 | 第20-35页 |
·民营企业的界定 | 第20页 |
·民营企业员工激励中引入社会资本的必要性 | 第20-26页 |
·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现状 | 第20-22页 |
·民营企业中社会资本的重要性 | 第22-26页 |
·民营企业中社会资本的特殊表现形式 | 第22-23页 |
·民营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中社会资本的重要性 | 第23-26页 |
·社会资本视角下民营企业多层次激励机制构建 | 第26-35页 |
·以内部社会资本为导向的激励因素 | 第27-30页 |
·跨部门、跨职能的团队协作 | 第27-28页 |
·非正式组织 | 第28页 |
·信任 | 第28-29页 |
·企业文化制度 | 第29-30页 |
·以企业家社会资本为导向的激励因素 | 第30-35页 |
·企业家形象 | 第30-31页 |
·企业家的社会地位 | 第31-32页 |
·企业间合作关系 | 第32-33页 |
·纵向关系网络 | 第33-35页 |
第4章 案例分析 | 第35-52页 |
·青岛昌达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 第35-41页 |
·公司简介 | 第35-37页 |
·激励优势 | 第37-38页 |
·问题分析 | 第38-40页 |
·应对对策 | 第40-41页 |
·南山集团案例分析 | 第41-51页 |
·公司简介 | 第41-42页 |
·激励优势 | 第42-48页 |
·问题分析 | 第48-50页 |
·应对对策 | 第50-51页 |
·对昌达公司与南山集团的对比分析总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3页 |
·研究结论 | 第52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