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材论文--体育、游戏论文

混龄游戏中幼儿同伴互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8页
    1.1 选题缘由第9-10页
        1.1.1 开展混龄游戏的意义和价值第9页
        1.1.2 同伴互动对幼儿的社会交往起着重要作用第9-10页
        1.1.3 研究者本人的兴趣第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1 理论意义第10-11页
        1.2.2 实践意义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6页
        1.3.1 混龄游戏对幼儿的发展价值研究第11-13页
        1.3.2 幼儿同伴互动研究第13-14页
        1.3.3 同伴互动影响因素研究第14-15页
        1.3.4 文献综述第15-16页
    1.4 核心概念界定第16-18页
        1.4.1 混龄游戏第16-17页
        1.4.2 同伴互动第17-18页
2 研究设计第18-21页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8页
        2.1.1 研究目标第18页
        2.1.2 研究内容第18页
    2.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2.2.1 观察法第18-19页
        2.2.2 案例分析法第19页
        2.2.3 访谈法第19页
    2.3 研究对象的选取第19-20页
    2.4 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第20-21页
3 研究结果第21-36页
    3.1 不同游戏主题中幼儿同伴互动频率分布第21-23页
        3.1.1 幼儿同伴互动以超市游戏主题为主第22-23页
        3.1.2 修建区的幼儿同伴互动位居第二位第23页
        3.1.3 幼儿同伴互动较少发生在剧场和租车行第23页
    3.2 幼儿同伴互动行为的发生第23-26页
        3.2.1 年长幼儿主要发起共同游戏的互动行为第24-25页
        3.2.2 年幼幼儿多发起寻求指导与帮助的互动行为第25-26页
    3.3 幼儿同伴互动社会角色的选择第26-31页
        3.3.1 同一游戏主题中,年长幼儿能同时担任两种角色第27-28页
        3.3.2 不同游戏主题中,年长幼儿由独立者角色转换为促进者角色第28-29页
        3.3.3 游戏中期,年幼幼儿由独立者角色转换为集体成员角色第29-30页
        3.3.4 游戏范围扩大时,年幼幼儿由领导者角色转换为促进者角色第30-31页
    3.4 幼儿同伴互动游戏水平的差异第31-34页
    3.5 幼儿同伴互动的对象选择第34-36页
4 影响混龄游戏中幼儿的同伴互动因素分析第36-41页
    4.1 混龄游戏主题的差异性影响幼儿同伴互动的频率第36-37页
    4.2 混龄游戏主题材料、空间开放性影响幼儿同伴互动的选择第37-38页
    4.3 幼儿的自身行为特征影响幼儿同伴互动的发生第38页
    4.4 同伴的熟悉程度影响幼儿同伴互动的质量第38-39页
    4.5 教师的指导行为影响幼儿同伴互动的质量第39-41页
5 讨论第41-44页
    5.1 混龄游戏都对同伴互动产生积极地影响吗?第41页
    5.2 混龄游戏材料是幼儿同伴互动必要的选择吗?第41-42页
    5.3 为什么教师要介入幼儿同伴互动?第42页
    5.4 教师如何指导混龄游戏中幼儿的游戏行为?第42-43页
    5.5 幼儿园应该重视幼儿的异龄同伴互动吗?第43-44页
6 研究反思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附录第47-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教师小学化困境的个案研究
下一篇:大班幼儿在户外游戏场追逐打闹游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