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半导体界面载流子复合机制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9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有机半导体器件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0-19页 |
1.2.1 有机发光二极管 | 第10-16页 |
1.2.2 有机太阳能电池 | 第16-19页 |
1.3 有机/有机异质结界面问题 | 第19-27页 |
1.4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27-29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29-46页 |
2.1 有机半导体的基本理论 | 第29-37页 |
2.1.1 分子轨道理论 | 第30-31页 |
2.1.2 基态与激发态 | 第31-33页 |
2.1.3 分子内电子过程 | 第33-34页 |
2.1.4 分子间电子过程 | 第34-36页 |
2.1.5 激基缔合物与激基复合物 | 第36-37页 |
2.2 无机半导体的相关理论 | 第37-46页 |
2.2.1 载流子浓度 | 第37-39页 |
2.2.2 复合理论 | 第39-43页 |
2.2.3 pn结电流-电压特性 | 第43-46页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第46-57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46-49页 |
3.2 器件制备 | 第49-54页 |
3.2.1 基片清洗 | 第49-51页 |
3.2.2 真空蒸镀 | 第51-54页 |
3.3 器件性能表征 | 第54-55页 |
3.4 薄膜材料性质表征 | 第55-57页 |
第四章 界面非辐射复合机制 | 第57-68页 |
4.1 有机整流二极管 | 第57-60页 |
4.2 器件物理过程 | 第60-66页 |
4.2.1 有机/有机界面的非辐射复合 | 第60-64页 |
4.2.2 电极/有机界面的载流子注入 | 第64-6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界面非辐射复合速率 | 第68-77页 |
5.1 器件设计 | 第68-70页 |
5.2 器件物理过程 | 第70-76页 |
5.2.1 非辐射复合速率与界面能级差的关系 | 第71-73页 |
5.2.2 非辐射复合速率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 第73-7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界面俄歇复合机制 | 第77-90页 |
6.1 超低电压OLED器件 | 第77-80页 |
6.2 器件物理过程 | 第80-87页 |
6.2.1 有机/有机界面的俄歇复合 | 第80-84页 |
6.2.2 界面俄歇电子的注入条件 | 第84-87页 |
6.3 俄歇OLED器件的开启电压 | 第87-8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七章 界面激子过程调制 | 第90-105页 |
7.1 器件设计 | 第90-92页 |
7.2 器件物理过程 | 第92-99页 |
7.2.1 负Trion俄歇复合 | 第94-97页 |
7.2.2 激基复合物发光 | 第97-99页 |
7.3 俄歇复合与激基复合物发光的竞争机制 | 第99-103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5-109页 |
8.1 结论 | 第105-106页 |
8.2 展望 | 第106-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2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120-122页 |
致谢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