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6页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12-14页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14页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思路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词法结构及其能产性相关的研究综述 | 第16-38页 |
第一节 词法结构及其能产性的语言学研究 | 第16-22页 |
一、词法和词法结构的概念 | 第16-17页 |
二、汉语和英语复合词词法结构的特点 | 第17-18页 |
三、英语词根复合词与合成复合词的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四、词法能产性相关的理论研究 | 第19-22页 |
第二节 第一语言词法加工相关的研究综述 | 第22-30页 |
一、复合词表征和加工的理论模型 | 第22-23页 |
二、国外学界对词法结构关系在复合词加工中作用的实证研究 | 第23-26页 |
三、国内学界对词法结构关系在复合词加工中作用的实证研究 | 第26-30页 |
第三节 第二语言词法加工相关的研究综述 | 第30-35页 |
一、第二语言词法加工相关的理论模型与假说 | 第30-31页 |
二、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词法加工机制对比的实证研究 | 第31-32页 |
三、影响二语词汇加工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32-35页 |
第四节 前人研究小结 | 第35-38页 |
第三章 词法结构信息在汉语母语者英语复合词加工中作用的ERP研究 | 第38-48页 |
第一节 实验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38页 |
第二节 实验方案及实验设计 | 第38-43页 |
一、被试 | 第38-39页 |
二、实验语料 | 第39-40页 |
三、实验程序 | 第40-41页 |
四、脑电记录采集 | 第41-42页 |
五、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42-43页 |
第三节 实验结果 | 第43-48页 |
一、行为数据结果 | 第43-44页 |
二、ERP数据结果 | 第44-48页 |
第四章 词法能产性在汉语母语者英语复合词加工中作用的ERP研究 | 第48-60页 |
第一节 实验目的 | 第48页 |
第二节 实验方案和实验设计 | 第48-52页 |
一、被试 | 第48-49页 |
二、实验语料 | 第49页 |
三、实验程序 | 第49-50页 |
四、电记录采集 | 第50-51页 |
五、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51-52页 |
第三节 实验结果 | 第52-60页 |
一、行为数据结果 | 第52-53页 |
二、ERP数据结果 | 第53-60页 |
第五章 综合分析与讨论 | 第60-82页 |
第一节 本研究对实验相关的ERP成分的讨论 | 第60-65页 |
一、实验一ERP成分的讨论 | 第60-63页 |
二、实验二ERP成分的讨论 | 第63-65页 |
第二节 汉语母语者英语复合词加工神经机制探究 | 第65-75页 |
一、词法结构信息在汉语母语者英语复合词识别中的作用 | 第65-69页 |
二、语义信息在汉语母语者英语复合词识别中的作用 | 第69-71页 |
三、词法能产性在汉语母语者英语复合词识别中的作用 | 第71-75页 |
第三节 本研究对词法结构相关的理论模型的讨论 | 第75-77页 |
一、本研究对英语复合词表征和加工的理论模型的讨论 | 第75-76页 |
二、本研究对第二语言习得和加工相关的理论模型的讨论 | 第76-77页 |
第四节 本研究对一语和二语复合词加工机制的讨论 | 第77-79页 |
第五节 本研究对汉语母语者习得英语复合词的教学启示 | 第79-82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82-84页 |
第一节 本文结论 | 第82页 |
第二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展望 | 第82-84页 |
一、创新之处 | 第82-83页 |
二、研究展望 | 第83-84页 |
附录 | 第84-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4页 |
致谢 | 第104-106页 |
作者简历 | 第106-10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