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 引言 | 第13-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1.5.1 主要创新点 | 第19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2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回顾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31页 |
2.1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回顾 | 第20-28页 |
2.1.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 第20-21页 |
2.1.2 主观幸福感的结构 | 第21页 |
2.1.3 主观幸福感的测度 | 第21-22页 |
2.1.4 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 第22-27页 |
2.1.5 主观幸福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 第27-28页 |
2.2 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28-31页 |
2.2.1 目标理论 | 第28-29页 |
2.2.2 社会比较理论 | 第29页 |
2.2.3 适应与应对理论 | 第29-31页 |
3 济南铁路局员工主观幸福感水平测度的方法设计 | 第31-45页 |
3.1 济南铁路局基本概况 | 第31页 |
3.2 主观幸福感水平测度体系的构建 | 第31-36页 |
3.2.1 研究假设 | 第31-33页 |
3.2.2 调查量表的设计 | 第33-34页 |
3.2.3 指标的选取 | 第34-36页 |
3.3 量表的项目分析 | 第36-39页 |
3.3.1 主观幸福感部分的项目分析 | 第36页 |
3.3.2 工作绩效部分的项目分析 | 第36-39页 |
3.4 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 | 第39-43页 |
3.4.1 信度分析 | 第39页 |
3.4.2 主观幸福感量表的效度分析 | 第39-42页 |
3.4.3 工作绩效量表的效度分析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4 济南铁路局员工主观幸福感测度的相关评价 | 第45-53页 |
4.1 主观幸福感现状的描述性分析 | 第45-47页 |
4.1.1 总体主观幸福感 | 第45页 |
4.1.2 身心健康幸福感 | 第45-46页 |
4.1.3 成长信心幸福感 | 第46-47页 |
4.1.4 知足充裕幸福感 | 第47页 |
4.2 工作绩效现状的描述性分析 | 第47-49页 |
4.2.1 总体工作绩效 | 第47-48页 |
4.2.2 基础工作绩效 | 第48页 |
4.2.3 团队工作绩效 | 第48-49页 |
4.3 各个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 第49-52页 |
4.3.1 人口统计因素 | 第49页 |
4.3.2 经济因素 | 第49-50页 |
4.3.3 工作组织因素 | 第50-51页 |
4.3.4 社会支持因素 | 第51-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济南铁路局员工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 第53-71页 |
5.1 各个影响因素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性分析 | 第53-64页 |
5.1.1 人口统计因素 | 第54-56页 |
5.1.2 经济因素 | 第56-57页 |
5.1.3 工作组织因素 | 第57-62页 |
5.1.4 社会支持因素 | 第62-64页 |
5.2 基于ISM方法的铁路员工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 | 第64-7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6 济南铁路局员工主观幸福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 第71-76页 |
6.1 主观幸福感与工作绩效的相关分析 | 第71-72页 |
6.2 主观幸福感与工作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72-74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7 结论及建议 | 第76-81页 |
7.1 结论 | 第76-77页 |
7.2 从主观幸福感角度提升工作绩效的建议 | 第77-81页 |
7.2.1 企业方面的建议 | 第77-79页 |
7.2.2 员工方面的建议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附录 | 第85-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