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旅客运输论文--客运站技术作业与设备论文

基于收益管理的铁路客票定价以及席位管理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引言第12-24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9页
        1.2.1 收益管理理论第14-17页
        1.2.2 收益管理理论在铁路系统应用第17-19页
    1.3 本文工作第19-24页
        1.3.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2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3.3 论文结构第21-24页
2 收益管理理论及其在铁路客运中的应用第24-34页
    2.1 收益管理理论概述第24-26页
        2.1.1 收益管理的起源第24-25页
        2.1.2 收益管理的适用条件第25-26页
        2.1.3 收益管理的核心内容第26页
    2.2 收益管理在铁路客票应用可行性分析第26-29页
        2.2.1 宏观环境第26-27页
        2.2.2 铁路管理体制第27-28页
        2.2.3 铁路运输市场第28页
        2.2.4 技术保障第28-29页
    2.3 铁路客运收益管理体系的应用第29-32页
        2.3.1 铁路客运收益管理体系结构第29-30页
        2.3.2 铁路客运收益管理体系构成第30-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4页
3 铁路客票定价策略第34-50页
    3.1 差别定价理论第34-41页
        3.1.1 差别定价的经济学原理第34-35页
        3.1.2 基于价格弹性的差别定价第35-37页
        3.1.3 单区段需求转移分析第37-40页
        3.1.4 多区段需求转移分析第40-41页
    3.2 动态定价理论第41-45页
        3.2.1 基于收益管理的动态定价模型第42-44页
        3.2.2 适用于铁路的动态票价策略第44-45页
    3.3 实例分析第45-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50页
4 铁路席位管理策略第50-60页
    4.1 舱位存量控制理论第50-54页
        4.1.1 Littlewood法则和EMSR算法第50-52页
        4.1.2 基本存量控制方法第52-54页
    4.2 铁路席位管理组织策略与方法第54-56页
        4.2.1 限售区段调整第54-55页
        4.2.2 席位智能预分第55-56页
        4.2.3 席位共用第56页
        4.2.4 席位复用第56页
    4.3 铁路动态嵌套席位存量控制策略第56-58页
        4.3.1 问题描述第56-57页
        4.3.2 ODF计算方法第57-58页
    4.4 最优席位选择策略第58-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5 京沪高铁算例验证第60-72页
    5.1 铁路客票收益模型第60-61页
    5.2 算法介绍第61-67页
        5.2.1 标准粒子群算法第61-62页
        5.2.2 高斯学习策略第62-64页
        5.2.3 精英粒子群算法(GE-PSO)第64-65页
        5.2.4 算法步骤第65-67页
    5.3 算法结果与对比第67-70页
    5.4 本章小结第70-72页
6 结果与展望第72-74页
    6.1 论文结论第72页
    6.2 论文创新点第72页
    6.3 论文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附录A第78-80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0-84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接触网绝缘子的图像识别和跟踪
下一篇:铁路员工主观幸福感问题研究--以济南铁路局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