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程中生态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一) 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11页 |
| (二) 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 第11-12页 |
| (三) 素质教育的要求 | 第12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 (一)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 (二) 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7页 |
| (一)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生态教育研究概述 | 第17-25页 |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 (一) 生态的含义 | 第17页 |
| (二) 生态教育的内涵 | 第17-18页 |
| (三) 生态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区别 | 第18页 |
| 二、国外生态教育概况 | 第18-20页 |
| 三、国内生态教育概况 | 第20-25页 |
| (一) 国内生态教育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 (二) 国内生态教育研究现状 | 第21-25页 |
| 第三章 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 第25-39页 |
| 一、调查设计 | 第25-27页 |
| (一) 调查目的 | 第25页 |
| (二) 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25-26页 |
| (三) 调查对象 | 第26-27页 |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7-35页 |
| (一) 生态教育意识分析 | 第27-29页 |
| (二) 生态教育知识分析 | 第29-30页 |
| (三) 生态教育行为分析 | 第30-32页 |
| (四) 其他问题分析 | 第32-33页 |
| (五) 阻碍实施生态教育的因素统计结果 | 第33-35页 |
| 三、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35-39页 |
| (一) 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 第35页 |
| (二) 教师生态教育素养不足 | 第35-36页 |
| (三) 教学方法单一化 | 第36-37页 |
| (四) 学校、社会、家庭教育未形成教育合力 | 第37-39页 |
| 第四章 初中地理课程加强生态教育的对策 | 第39-51页 |
| 一、端正生态教育态度 优化学校评价制度 | 第39-42页 |
| (一) 端正生态教育态度 | 第39-41页 |
| (二) 优化学校评价制度 | 第41-42页 |
| 二、提高教师的生态教育素养 | 第42-44页 |
| (一) 加强生态知识的学习 | 第42-43页 |
| (二) 形成生态教育行为 | 第43-44页 |
|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 第44-47页 |
| (一) 案例教学法 | 第45页 |
| (二) 辩论式教学法 | 第45-46页 |
| (三) 角色扮演教学法 | 第46页 |
| (四) 社会调查法 | 第46-47页 |
| 四、社会、学校、家庭三者形成教育合力 | 第47-51页 |
| (一) 学校教育 | 第48页 |
| (二) 社会教育 | 第48-49页 |
| (三) 家庭教育 | 第49-51页 |
| 第五章 结语 | 第51-53页 |
| 一、主要结论 | 第51页 |
| 二、创新与不足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附录 | 第55-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