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线路交通安全设施论文

新民广场环形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14-22页
    1.1 课题来源第14页
    1.2 研究背景第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9页
        1.3.1 国外现状第14-17页
        1.3.2 国内现状第17-19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9页
    1.5 研究思路第19-20页
    1.6 本章小结第20-22页
第2章 环形交叉口的常用信号控制方法第22-32页
    2.1 十字环形交叉口进口两相位控制法第22-23页
        2.1.1 渠化设计第22页
        2.1.2 信号相位设计第22-23页
        2.1.3 适应性分析第23页
    2.2 左转单独控制法第23-25页
        2.2.1 渠化设计第24页
        2.2.2 信号相位设计第24页
        2.2.3 适应性分析第24-25页
    2.3 左转二次控制法第25-30页
        2.3.1 渠化设计第25-26页
        2.3.2 信号相位设计第26-29页
        2.3.3 适应性分析第29-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3章 环形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法及评价指标第32-42页
    3.1 各评价指标参数的基本概念第32页
    3.2 周期设计方法第32-33页
        3.2.1 最佳周期设计法第33页
        3.2.2 最短信号周期设计法第33页
    3.3 环形交叉口运行评价指标第33-41页
        3.3.1 通行能力第33-37页
        3.3.2 延误第37-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新民广场环形交叉口控制方案设计第42-52页
    4.1 新民广场环形交叉口概述第42-43页
    4.2 基于单点思想的环形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法研究第43-48页
        4.2.1 控制思想第44页
        4.2.2 基于单点控制思想的方案设计第44-48页
    4.3 基于协调思想的环形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法研究第48-51页
        4.3.1 控制思想第48-49页
        4.3.2 基于协调控制思想的方案设计第49-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环形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法验证第52-64页
    5.1 仿真软件简介第52页
    5.2 仿真基础数据的获取第52-54页
    5.3 仿真过程第54-57页
        5.3.1 原有控制方案的仿真第54-55页
        5.3.2 基于单点以及协调控制思想方法的仿真第55-57页
    5.4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第57-63页
        5.4.1 通行能力对比分析第57-59页
        5.4.2 延误对比分析第59-63页
    5.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6.1 研究工作总结第64页
    6.2 研究工作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附录第70-74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4-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本体的汽车维修服务知识管理系统研发
下一篇:基于复杂网络的城市交通流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