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通信、信号论文--铁路信号论文--区间闭塞与机车信号系统论文--列车运行自动化论文

CTCS3级列控系统的车载ATP防护曲线算法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第11页
    1.2 国内外列控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国外列控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2 国内列控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页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车载ATP结构与功能需求分析第17-22页
    2.1 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第17-18页
    2.2 CTCS3级列控系统车载ATP结构分析第18-19页
    2.3 CTCS3级列控车载ATP功能需求分析第19-22页
        2.3.1 列车定位功能第19页
        2.3.2 速度和距离测量功能第19-20页
        2.3.3 速度监督与超速防护功能第20页
        2.3.4 停车点防护功能第20页
        2.3.5 列车间隔控制功能第20-21页
        2.3.6 车门控制功能第21-22页
第3章 车载ATP防护曲线步长参数设计第22-38页
    3.1 速度-目标距离模式曲线控制第22-23页
    3.2 列车运行动力学计算第23-29页
        3.2.1 列车牵引力计算第23-24页
        3.2.2 列车阻力计算第24-26页
        3.2.3 列车制动力计算第26-29页
    3.3 ATP制动曲线步长选取分析第29-38页
        3.3.1 基于速度步长的列车防护曲线计算模型第30-31页
        3.3.2 基于时间步长的列车防护曲线计算模型第31-32页
        3.3.3 基于距离步长的列车防护曲线计算模型第32-38页
第4章 车载ATP防护曲线算法研究第38-50页
    4.1 车载ATP结构模型第38页
    4.2 车载ATP超速防护理论模型第38-40页
    4.3 基于组合步长的车载ATP防护曲线计算模型第40-46页
        4.3.1 最具限速度曲线第40-41页
        4.3.2 最大允许速度确定算法第41-42页
        4.3.3 计算紧急制动曲线第42-43页
        4.3.4 计算紧急制动触发曲线第43-44页
        4.3.5 计算常规制动曲线第44-45页
        4.3.6 计算常规制动触发曲线第45-46页
    4.4 基于组合步长的车载ATP防护曲线仿真算法原理第46-50页
第5章 车载ATP防护曲线的算法验证第50-60页
    5.1 仿真线路参数和车辆参数第51页
    5.2 列车运行阻力的仿真计算第51-53页
    5.3 基于组合步长的列车防护曲线的仿真验证及分析第53-57页
    5.4 车载ATP防护曲线的仿真实现及结果分析第57-60页
结论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设施规模测算研究
下一篇:混沌理论在高速列车故障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