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电流变效应及其应用 | 第13-15页 |
1.2.1 电流变液体与电流变效应 | 第14页 |
1.2.2 电流变效应的应用 | 第14-15页 |
1.3 电流变自动离合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 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19-22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4.3 章节安排 | 第21-22页 |
第2章 电流变传动基本理论研究 | 第22-38页 |
2.1 概述 | 第22页 |
2.2 电流变液体的力学特性分析 | 第22-27页 |
2.2.1 电流变效应机理 | 第22-23页 |
2.2.2 电流变液体的力学模型 | 第23-25页 |
2.2.3 影响电流变液体力学性能的因素 | 第25-27页 |
2.3 电流变自动离合器转矩传递模型 | 第27-31页 |
2.3.1 剪切模式下圆盘式电流变自动离合器的转矩传递模型 | 第28页 |
2.3.2 剪切模式下圆筒式电流变自动离合器的转矩传递模型 | 第28-31页 |
2.4 电流变自动离合器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36页 |
2.4.1 电流变传动机构的传递转矩及其影响因素 | 第31-33页 |
2.4.2 电流变传动机构的传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 第33-34页 |
2.4.3 电流变传动机构的调速范围及其影响因素 | 第34-35页 |
2.4.4 电流变传动机构的可控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 第35-36页 |
2.5 电流变液体的配制与性能参数 | 第36-3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电流变自动离合器基本传动机构的设计 | 第38-52页 |
3.1 概述 | 第38-39页 |
3.2 基本传动机构结构形式的选择 | 第39-40页 |
3.3 基本传动机构结构参数优化设计分析 | 第40-44页 |
3.3.1 电流变自动离合器基本传动机构的设计参数 | 第40-41页 |
3.3.2 设计参数的分析与优化 | 第41-44页 |
3.4 电流变自动离合器基本传动机构设计 | 第44-51页 |
3.4.1 总体结构 | 第45-47页 |
3.4.2 主、从动部分的设计 | 第47-48页 |
3.4.3 绝缘、密封装置的设计 | 第48-49页 |
3.4.4 强度校核 | 第49-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电流变自动离合器控制机构及辅助机构的设计 | 第52-64页 |
4.1 概述 | 第52-53页 |
4.1.1 控制机构的组成 | 第52页 |
4.1.2 辅助机构的组成 | 第52-53页 |
4.2 锁止装置 | 第53-55页 |
4.2.1 锁止点的选取 | 第53页 |
4.2.2 锁止装置的设计 | 第53-55页 |
4.3 减速装置 | 第55-58页 |
4.3.1 制动器形式的选择 | 第55-56页 |
4.3.2 减速制动力矩的大小 | 第56-57页 |
4.3.3 减速制动装置的设计 | 第57-58页 |
4.4 电场调节装置 | 第58-59页 |
4.5 扭转减振装置 | 第59-62页 |
4.6 充放液装置及冷却装置 | 第62-63页 |
4.6.1 充放电流变液体装置 | 第62-63页 |
4.6.2 冷却装置 | 第6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电流变自动离合器集成设计及仿真与实验分析 | 第64-78页 |
5.1 电流变自动离合器的集成设计 | 第64-67页 |
5.2 起步过程离合器输出特性的仿真分析 | 第67-72页 |
5.2.1 车辆起步过程传动系统的建模 | 第67-71页 |
5.2.1.1 发动机模型 | 第67-68页 |
5.2.1.2 电流变自动离合器转矩传递模型 | 第68-69页 |
5.2.1.3 电流变液体转矩传递模型 | 第69-70页 |
5.2.1.4 车辆行驶阻力模型 | 第70-71页 |
5.2.2 电流变自动离合器输出特性仿真与分析 | 第71-72页 |
5.3 原理样机的台架实验 | 第72-77页 |
5.3.1 平行圆盘式电流变自动离合器原理样机的台架实验 | 第73-74页 |
5.3.2 同心圆筒式电流变自动离合器原理样机的台架实验 | 第74页 |
5.3.3 台架实验结果分析 | 第74-7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6.1 总结 | 第78-79页 |
6.2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