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业成绩分化的研究--以济南市X镇为例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9-18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 第9-10页 |
(二)解决小学生数学学习问题的需要 | 第10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一)关于学生成绩分化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的研究 | 第10-11页 |
(二)关于学业不良学生的研究 | 第11-13页 |
(三)关于小学生数学学业成绩分化的年级特征研究 | 第13-14页 |
(四)对现有研究的思考 | 第14页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4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一)学业成绩 | 第16页 |
(二)学业成绩分化 | 第16-18页 |
第一章 济南市X镇小学生数学学业成绩分化的现状 | 第18-29页 |
一、基于学生数学成绩的分析 | 第18-24页 |
(一)纵向比较 | 第19-21页 |
(二)横向比较 | 第21-24页 |
(三)小结 | 第24页 |
二、基于学生数学试卷的分析 | 第24-29页 |
(一)题型结构 | 第24-26页 |
(二)内容结构 | 第26-27页 |
(三)小结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小学生数学学业成绩分化的成因探析 | 第29-39页 |
一、学生学习品质的差异 | 第29-32页 |
(一)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 第29页 |
(二)学习动机水平不一 | 第29-30页 |
(三)学习兴趣的不同 | 第30-31页 |
(四)学习意志强弱各异 | 第31页 |
(五)学习习惯的差异 | 第31-32页 |
二、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 第32-35页 |
(一)专业知识的薄弱 | 第32-34页 |
(二)教学方式的滞后 | 第34页 |
(三)教学环节的缺失 | 第34-35页 |
三、学习内容的日趋复杂与抽象 | 第35-36页 |
(一)教学内容量的增加 | 第35-36页 |
(二)教学内容质的提高 | 第36页 |
四、家庭教育的不足与缺失 | 第36-39页 |
(一)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 第36-37页 |
(二)留守儿童数量增多,家庭教育缺失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对小学生数学学业成绩分化的教学建议 | 第39-50页 |
一、提高教师素质,规范教学过程 | 第39-40页 |
(一)加强相关理论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 第39页 |
(二)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学业成绩分化现象 | 第39-40页 |
(三)完善备课、课后辅导环节,保证教学效果 | 第40页 |
二、把握知识特点,分解教学难点 | 第40-42页 |
(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 第41页 |
(二)教学内容情境化 | 第41-42页 |
三、推进以生为本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 第42-44页 |
(一)实施分层教学,促进个性发展 | 第42-43页 |
(二)倡导合作学习,以优带劣 | 第43-44页 |
四、重点培养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品质与学习习惯 | 第44-49页 |
(一)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 | 第44-45页 |
(二)增强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动机 | 第45页 |
(三)激发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45-46页 |
(四)锻炼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意志 | 第46页 |
(五)培养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习惯 | 第46-49页 |
五、落实家长教育,确保家庭教育效果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注释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57页 |
一、学生访谈提纲 | 第56页 |
二、家长访谈提纲 | 第56页 |
三、教师访谈提纲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