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9-26页 |
1.1 课题提出的依据 | 第9-24页 |
1.1.1 了解学生的心智模型是指导化学概念教学的需要 | 第9-11页 |
1.1.2 现有对心智模型的研究满足不了中学化学教学的需要 | 第11-24页 |
1.1.2.1 心智模型研究成果综述 | 第11-23页 |
1.1.2.2 心智模型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23-24页 |
1.2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24-26页 |
1.2.1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2.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2 课题基本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方法的确定 | 第26-61页 |
2.1 心智模型相关问题的讨论 | 第26-45页 |
2.1.1 心智模型的内涵 | 第26-33页 |
2.1.2 心智模型的形成机制 | 第33-42页 |
2.1.3 影响心智模型的因素 | 第42-45页 |
2.2 高中化学平衡学习相关问题的探讨 | 第45-50页 |
2.2.1 高中阶段“化学平衡”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 第45-47页 |
2.2.2 高中化学教材中“化学平衡”的呈现特点 | 第47-49页 |
2.2.3 高中化学平衡知识学习方式的特点 | 第49-50页 |
2.3 高中生“化学平衡”心智模型的研究方法 | 第50-61页 |
2.3.1 现有研究方法综述 | 第50-52页 |
2.3.2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52-61页 |
2.3.2.1 个案研究方法的设计 | 第52-60页 |
2.3.2.1.1 解释 | 第52-54页 |
2.3.2.1.2 联想 | 第54页 |
2.3.2.1.3 建构 | 第54-55页 |
2.3.2.1.4 应用 | 第55-56页 |
2.3.2.1.5 访谈 | 第56-60页 |
2.3.2.2 涵盖二段式诊断测验的问卷设计 | 第60-61页 |
3 高中生“化学平衡”心智模型的探查结果 | 第61-94页 |
3.1 探查的实施过程 | 第61-62页 |
3.2 探查的结果分析 | 第62-94页 |
3.2.1 高中生“化学平衡”心智模型架构 | 第62-88页 |
3.2.1.1 可逆反应和化学反应方向心智模型 | 第62-67页 |
3.2.1.2 化学反应速率心智模型 | 第67-75页 |
3.2.1.3 化学平衡心智模型 | 第75-88页 |
3.2.2 影响高中生化学平衡相关概念心智模型的外在因素 | 第88-94页 |
3.2.2.1 教材的影响 | 第88-89页 |
3.2.2.2 教学行为的影响 | 第89-94页 |
4 研究成果展望及反思 | 第94-101页 |
4.1 课题成果应用展望 | 第94-98页 |
4.1.1 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 第94-97页 |
4.1.2 对教师教学的建议 | 第97-98页 |
4.2 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 第98-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10页 |
附录 | 第110-123页 |
附录一 | 第110-116页 |
附录二 | 第116-123页 |
致谢 | 第123-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