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英文缩写列表及主要专业术语说明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0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25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3页 |
1.2.2 现有研究总结 | 第23-25页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5-2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3.2 创新点 | 第26-27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7-29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30-38页 |
2.1 向量均衡与向量变分不等式理论 | 第30-32页 |
2.2 交通拥挤收费理论 | 第32-35页 |
2.2.1 Wardrop第一和第二均衡原理 | 第33-34页 |
2.2.2 系统最优收费理论 | 第34-35页 |
2.3 可交易电子路票理论 | 第35-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基于时间价值的双目标相对比例路径流量演化研究 | 第38-58页 |
3.1 引言 | 第38-39页 |
3.2 PSAP模型和改进的PSAP模型 | 第39-42页 |
3.3 reBRAP模型及其基本性质分析 | 第42-44页 |
3.4 reBRAP模型的稳态路径流模式和稳态路段流模式 | 第44-48页 |
3.5 reBRAP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 第48-50页 |
3.6 数值研究 | 第50-55页 |
3.6.1 路网设置 | 第50-51页 |
3.6.2 数值结果 | 第51-5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第4章 电子路票方案设计及相对比例路径流量演化研究 | 第58-78页 |
4.1 引言 | 第58页 |
4.2 RTI方案下排放优化研究 | 第58-65页 |
4.2.1 收费及补贴方案下的排放优化研究 | 第59-62页 |
4.2.2 RTI方案下排放优化研究 | 第62-64页 |
4.2.3 数值算例 | 第64-65页 |
4.3 RTI方案下系统出行时间和排放优化研究 | 第65-70页 |
4.3.1 收费及补贴方案下的系统出行时间和排放优化研究 | 第65-66页 |
4.3.2 RTI方案下的系统出行时间和排放优化研究 | 第66-68页 |
4.3.3 数值算例 | 第68-70页 |
4.4 优化系统出行时间和排放的RTI方案的演化过程研究 | 第70-76页 |
4.4.1 RreBRAP模型 | 第70-71页 |
4.4.2 数值研究 | 第71-7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5章 双目标理性行为调整过程研究 | 第78-92页 |
5.1 引言 | 第78页 |
5.2 BRBAP研究假设与定义 | 第78-80页 |
5.3 BRBAP和BUE的关系研究 | 第80-91页 |
5.3.1 BUE的解集性质 | 第80-83页 |
5.3.2 BRBAP的稳态流模式集合的拓扑性质 | 第83-85页 |
5.3.3 BRBAP的稳态流模式和BUE状态的关系 | 第85-9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6章 双目标相对比例路径流量演化研究 | 第92-102页 |
6.1 引言 | 第92页 |
6.2 BPSAP模型及其基本性质 | 第92-95页 |
6.3 BPSAP的稳态流模式和BUE的等价性 | 第95-99页 |
6.4 数值研究 | 第99-101页 |
6.4.1 路网设置 | 第99页 |
6.4.2 数值结果 | 第99-101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2-106页 |
7.1 研究总结 | 第102-103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103-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2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20-122页 |
致谢 | 第122-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