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第7-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7-9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9页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五、本文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板块式”教学思路的相关理论 | 第15-25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5页 |
二、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 第15-16页 |
三、系统理论 | 第16页 |
第二节 “板块式”教学的内涵和意义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板块式”教学的思路 | 第17-21页 |
一、重组教学内容 | 第17-19页 |
二、精简教学目标 | 第19-20页 |
三、整合教学活动 | 第20-21页 |
第四节 “板块式”教学的实践模式 | 第21-23页 |
第五节 “板块式”教学的基本特点 | 第23-25页 |
一、注重“个性解读” | 第23-24页 |
二、努力实现“生命对话”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板块式”教学思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 第25-32页 |
第一节 不同文体采用板块教学的效果 | 第25-30页 |
一、记叙文采用板块式教学的效果 | 第25-27页 |
二、说明文采用板块式教学的效果 | 第27-30页 |
第二节 同课异构时,板块式教学呈现的效果 | 第30-32页 |
第四章 “板块式”教学在农村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的启示 | 第32-36页 |
第一节 “板块式”教学在农村小学中、低段教学中的可行性思考 | 第32-34页 |
一、由“板块式”教学本身的特点决定 | 第32-33页 |
二、由学生本身决定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板块式”教学在城市小学语文教学中可行性的思考 | 第34-35页 |
第三节 本次实践研究以高段为研究对象的说明 | 第35-36页 |
第五章 “板块式”教学思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高段)中的探索实践——以笔者部分教学实录为例 | 第36-56页 |
第一节 “板块式”教学实录 | 第36-52页 |
第二节 通过课例,对“板块式”阅读教学的反思 | 第52-56页 |
一、“板块式”教学的优点 | 第53-54页 |
二、“板块式”教学的面临的问题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