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方言论文--北方话(官话方言)论文--西南方言论文

襄阳话语气词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襄阳与襄阳话第10-14页
        1.1.1 襄阳概况第10页
        1.1.2 襄阳话的概貌第10-13页
        1.1.3 关于襄阳话的研究第13-14页
    1.2 语气词的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1 关于共同语语气词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2 关于方言语气词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3 语气与语气词的界定第16-17页
    1.3 本文的研究第17-19页
        1.3.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页
        1.3.2 研究的问题第17页
        1.3.3 研究方法第17页
        1.3.4 语料来源和体例说明第17-19页
第二章 陈述语气词第19-35页
    2.1 唦[san]第19-20页
    2.2 (?)[lai]第20-21页
    2.3 嚜[man]第21-22页
    2.4 啊[a]第22-23页
    2.5 噢[au~(33)][au]第23-24页
    2.6 呗[pai]第24-25页
    2.7 了(唠)[le]([lau])第25-26页
    2.8 的[ti]第26-27页
    2.9 在[tsai]第27-29页
    2.10 哟[iau]第29-30页
    2.11 吧[pa]第30页
    2.12 喽[lou]第30页
    2.13 球[tc'iou~(41)][tc'iou]第30-31页
    2.14 来的[lai~(41)ti]第31-33页
    2.15 斗是的[tous(?)ti]第33-34页
    2.16 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疑问语气词第35-43页
    3.1 唦[san]第35-36页
    3.2 (?)[lai]第36-37页
    3.3 唛[mai]第37-38页
    3.4 啊[a]第38-39页
    3.5 吧[pa]第39-41页
    3.6 咹[an]第41-42页
    3.7 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祈使语气词第43-50页
    4.1 唦[san]第43页
    4.2 噢[au]第43-44页
    4.3 了(唠)[le]([lau])第44-45页
    4.4 来[lai~(41)]第45-46页
    4.5 走[tsou~(55)]第46-47页
    4.6 啊[a]第47-48页
    4.7 球[tc'iou]第48页
    4.8 算了(算唠)[san~(212)le]([san~(212)lau])第48-49页
    4.9 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感叹语气词第50-53页
    5.1 唦[san]第50-51页
    5.2 睐[lai]第51页
    5.3 啊[a]第51-52页
    5.4 小结第52-53页
第六章 提顿语气词第53-58页
    6.1 (?)[lai]第53-54页
    6.2 嚜[man]第54页
    6.3 啊[a]第54-55页
    6.4 噢[au]第55页
    6.5 哟[iau]第55-56页
    6.6 吧[pa]第56-57页
    6.7 小结第57-58页
第七章 虚拟语气词第58-59页
    7.1 的话[ti xua]第58页
    7.2 小结第58-59页
第八章 襄阳话语气词系统第59-66页
    8.1 襄阳话语气词总结第59-60页
    8.2 襄阳话语气词的语音结构第60-61页
    8.3 襄阳话语气词的句法分布第61-62页
    8.4 襄阳话语气词的连用第62-64页
        8.4.1 两个语气词的连用第62-64页
        8.4.2 三个语气词的连用第64页
    8.5 襄阳话语气词的特点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7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古汉语有标递进复句研究
下一篇:《华阳国志》介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