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开放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企业研发能力视角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主要概念 | 第17-25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2.1.1 关于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的研究 | 第17-19页 |
2.1.2 关于企业研发能力与创新绩效的研究 | 第19-21页 |
2.2 相关概念介绍 | 第21-25页 |
2.2.1 开放式创新的概念 | 第21-22页 |
2.2.2 创新开放度的概念 | 第22-23页 |
2.2.3 企业研发能力的概念 | 第23页 |
2.2.4 企业创新绩效的概念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研究假设及模型的建立 | 第25-29页 |
3.1 研究假设 | 第25-28页 |
3.1.1 开放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 第25-26页 |
3.1.2 企业研发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第26-27页 |
3.1.3 开放度对研发能力的影响 | 第27页 |
3.1.4 研究假设小结 | 第27-28页 |
3.2 理论模型的建立 | 第28-29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 第29-47页 |
4.1 变量的设计 | 第29-32页 |
4.1.1 控制变量的选择 | 第29-30页 |
4.1.2 开放度的测量 | 第30-31页 |
4.1.3 研发能力的测量 | 第31页 |
4.1.4 企业创新绩效的测量 | 第31-32页 |
4.2 问卷的设计和回收 | 第32页 |
4.2.1 问卷的设计 | 第32页 |
4.2.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32页 |
4.3 实证分析 | 第32-40页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2-33页 |
4.3.2 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33-37页 |
4.3.3 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37页 |
4.3.4 回归分析 | 第37-39页 |
4.3.5 研发能力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39-40页 |
4.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40-43页 |
4.4.1 开放度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40-41页 |
4.4.2 研发能力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41-42页 |
4.4.3 创新绩效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42-43页 |
4.5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第43-47页 |
第五章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第六章 政策建议和结论 | 第49-53页 |
6.1 关于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政策建议 | 第49-50页 |
6.1.1 提高企业的开放程度 | 第49页 |
6.1.2 发挥研发能力的中介作用 | 第49-50页 |
6.2 结论 | 第50-53页 |
附录 A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