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群中心度的协同创新激励条件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的以及意义 | 第14-16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以及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论文主要章节安排 | 第18-21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21-31页 |
2.1 网络中心度及其界定方法 | 第21-24页 |
2.1.1 网络中心度的作用 | 第21-22页 |
2.1.2 中心度的界定方法 | 第22-24页 |
2.2 创新网络与协同创新激励 | 第24-27页 |
2.2.1 协同创新内涵 | 第24-25页 |
2.2.2 协同创新理论的发展 | 第25-27页 |
2.2.3 创新激励的原则 | 第27页 |
2.3 创新网络协同过程的知识流关系与利益约束 | 第27-31页 |
2.3.1 协同创新过程的知识流关系 | 第27-28页 |
2.3.2 协同创新过程的利益关系描述 | 第28-31页 |
第三章 创新网络节点的动态协同关系描述 | 第31-41页 |
3.1 创新网络节点与节点关系网络 | 第31-36页 |
3.1.1 创新网络节点合作关系描述 | 第31-32页 |
3.1.2 创新网络节点关系网络形成的必要性 | 第32-33页 |
3.1.3 创新网络节点关系网络形成过程 | 第33-36页 |
3.2 节点中心度的创新激励效用 | 第36-38页 |
3.3 从节点中心度到集群中心度演进动机 | 第38-41页 |
3.3.1 节点中心度的局限性 | 第38-39页 |
3.3.2 创新节点协同与集群中心度优势 | 第39-41页 |
第四章 集群创新过程的节点协同及其协同激励 | 第41-47页 |
4.1 协同创新过程优化基本要求 | 第41页 |
4.2 基于集群中心度的创新激励过程 | 第41-43页 |
4.2.1 协同创新过程的集群中心度效用 | 第41-42页 |
4.2.2 创新效用与集群中心度互动过程 | 第42-43页 |
4.3 集群中心度提升机制及协同创新激励条件 | 第43-45页 |
4.3.1 创新效用函数 | 第43页 |
4.3.2 集群中心度提升效用函数 | 第43-44页 |
4.3.3 协同创新激励相容约束 | 第44-45页 |
4.4 最优激励与协同创新激励合约 | 第45-47页 |
第五章 算例分析 | 第47-51页 |
5.1 算例背景 | 第47页 |
5.2 参数设定与计算 | 第47-5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51-52页 |
6.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