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

目标定向与创造力的关系--基本心理需要和自主性动机的中介作用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部分 研究综述与问题提出第8-19页
    1 创造力第8-10页
        1.1 创造力的定义第8页
        1.2 创造力的类型第8-9页
        1.3 创造力的相关研究第9页
        1.4 创造力的测量第9-10页
    2 自我决定论第10-11页
    3 目标定向第11-14页
        3.1 目标定向的定义第11-12页
        3.2 目标定向的分类第12-13页
        3.3 目标定向的测量第13页
        3.4 目标定向的相关研究第13-14页
    4 基本心理需要第14-15页
        4.1 基本心理需要的定义和测量第14页
        4.2 基本心理需要的相关研究第14-15页
    5 自主性动机第15页
        5.1 自主性动机的定义和测量第15页
        5.2 自主性动机的相关研究第15页
    6 目标定向、基本心理需要、自主性动机与创造力关系的研第15-17页
        6.1 目标定向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第15-16页
        6.2 目标定向、基本心理需要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第16页
        6.3 基本心理需要、自主性动机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第16-17页
    7 问题提出第17-19页
        7.1 已有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目的第17-18页
        7.2 研究问题第18页
        7.3 研究假设第18-19页
第二部分 测量学研究第19-25页
    1 研究目的第19页
    2 研究方法第19-21页
        2.1 被试第19页
        2.2 研究工具第19-20页
        2.3 施测方法与程序第20-21页
        2.4 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分析第21页
    3 研究结果第21-25页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第21页
        3.2 描述统计第21-22页
        3.3 目标定向对创造力的预测第22-23页
        3.4 基本心理需要和自主性动机在目标定向与创造力间的中介效应检验第23-24页
        3.5 影响效应分析第24-25页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第25-33页
    实验一 目标定向对基本心理需要的影响第25-27页
        1 实验目的第25页
        2 实验方法第25-26页
            2.1 被试第25页
            2.2 实验设计第25页
            2.3 实验材料第25-26页
            2.4 实验程序第26页
        3 实验结果第26-27页
            3.1 目标定向启动效果检验第26页
            3.2 目标定向对基本心理需要的影响第26-27页
    实验二 基本心理需要(高/低)对自主性动机的影响第27-30页
        1 实验目的第27页
        2 实验方法第27-29页
            2.1 被试第27-28页
            2.2 实验设计第28页
            2.3 实验材料第28-29页
            2.4 实验程序第29页
        3 实验结果第29-30页
            3.1 基本心理需要启动效果检验第29页
            3.2 基本心理需要对自主性动机的影响第29-30页
    实验三 自主性动机(高/低)对创造力的影响第30-33页
        1 实验目的第30页
        2 实验方法第30-31页
            2.1 被试第30页
            2.2 实验设计第30页
            2.3 实验材料第30-31页
            2.4 实验程序第31页
        3 实验结果第31-33页
            3.1 自主性动机启动效果检验第31页
            3.2 自主性动机对创造力的影响第31-33页
第四部分 讨论与分析第33-39页
    1 目标定向与创造力的关系第33-34页
    2 目标定向、基本心理需要与创造力的关系第34页
    3 基本心理需要和自主性动机的链式中介作用路径分析第34-35页
    4 本研究的意义及教育启示第35-37页
    5 本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第37-39页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51页
附录第51-55页
后记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时间管理到时间洞察力: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下一篇: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幸福感及其个案干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