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1 时间管理 | 第10-13页 |
1.1 时间管理的产生及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1.2 时间管理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 计划行为理论 | 第13-19页 |
2.1 计划行为理论的形成与内涵 | 第13-16页 |
2.1.1 计划行为理论的形成 | 第14页 |
2.1.2 计划行为理论的内涵 | 第14-16页 |
2.2 运用计划行为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程序 | 第16-17页 |
2.3 计划行为理论的扩展和应用 | 第17-19页 |
2.3.1 计划行为理论的扩展 | 第17-19页 |
2.3.2 计划行为理论的应用 | 第19页 |
3 时间洞察力 | 第19-21页 |
3.1 时间洞察力的概念 | 第19-20页 |
3.2 时间洞察力的结构 | 第20-21页 |
4 自我效能感 | 第21页 |
5 时间管理、时间洞察力、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 第21-24页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和研究构想 | 第24-26页 |
1 问题提出 | 第24-25页 |
2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3 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 第26-49页 |
1 研究一: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时间管理问卷的初步编制 | 第26-39页 |
1.1 研究目的 | 第26-27页 |
1.2 被试和研究工具 | 第27-29页 |
1.2.1 被试 | 第27页 |
1.2.2 研究工具 | 第27-29页 |
1.3 数据处理 | 第29页 |
1.4 研究结果 | 第29-38页 |
1.4.1 半结构式开放性问卷结果 | 第29-31页 |
1.4.2 问卷结构 | 第31-36页 |
1.4.3 各成份问卷的测量学质量考验 | 第36-38页 |
1.5 分析与讨论 | 第38-39页 |
2 研究二:时间管理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时间洞察力:中介作用分析 | 第39-49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39-40页 |
2.2 被试和研究工具 | 第40-41页 |
2.2.1 被试 | 第40页 |
2.2.2 研究工具 | 第40-41页 |
2.3 数据处理 | 第41页 |
2.4 结果 | 第41-47页 |
2.4.1 时间管理、一般自我效能感、时间洞察力描述性结果 | 第41-43页 |
2.4.2 时间管理、一般自我效能感、时间洞察力相关分析 | 第43-44页 |
2.4.3 不同时间管理水平在积极时间洞察力各维度得分的方差分析 | 第44-45页 |
2.4.4 时间管理、一般自我效能感对积极时间洞察力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45-46页 |
2.4.6 时间管理、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积极时间洞察力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46-47页 |
2.5 分析与讨论 | 第47-49页 |
第四部分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1 研究结论 | 第49页 |
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 | 第55-62页 |
1 附录一:半结构式开放性问卷 | 第55-58页 |
2 附录二:结构式问卷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