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论文的结构 | 第12-13页 |
·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回顾 | 第14-31页 |
·激励理论 | 第14-20页 |
·激励的概念和基本理论 | 第14-17页 |
·激励机制的内容和构成要素 | 第17-20页 |
·人力资源流动及其相关理论 | 第20-25页 |
·人力资源流动的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各国关于人力资源流动的理论研究 | 第21-25页 |
·国内外关于银行激励机制的研究 | 第25-30页 |
·西方国家银行员工的长期激励机制 | 第25-27页 |
·国内商业银行员工激励机制 | 第27-30页 |
·对理论的评述及本文的借鉴 | 第30-31页 |
第三章 中国人民银行人力资源状况及激励机制现状 | 第31-40页 |
·中国人民银行简介 | 第31-34页 |
·国家央行的特殊地位 | 第31-33页 |
·基层央行的构成情况 | 第33-34页 |
·中国人民银行的人力资源状况 | 第34-36页 |
·人力资源结构 | 第34-35页 |
·人员流动情况 | 第35-36页 |
·中国人民银行激励机制现状 | 第36-40页 |
·现行的晋升机制 | 第36-38页 |
·以年资为导向的定期晋升制度 | 第36-37页 |
·以领导意志为导向的不定期晋升制度 | 第37页 |
·现行晋升制度的不足之处 | 第37-38页 |
·现行的薪酬机制 | 第38-40页 |
·薪酬机制的基本情况 | 第38页 |
·现行薪酬机制的不足之处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基层央行现行激励机制与人力资源流动状况分析 | 第40-50页 |
·基层央行人力资源流动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40-43页 |
·人力资源结构 | 第40-41页 |
·人力资源流动情况 | 第41-42页 |
·人力资源流动原因分析 | 第42-43页 |
·基层央行激励机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43-47页 |
·激励机制现状 | 第43-45页 |
·现行激励机制的问题分析 | 第45-47页 |
·基层央行激励机制与人力资源流动的关系分析 | 第47-50页 |
第五章 QY 市中心支行面向人力资源流动的激励机制优化设计 | 第50-67页 |
·QY 市中心支行人力资源流动状况及原因分析 | 第50-54页 |
·QY 市中心支行人力资源概况 | 第50-52页 |
·QY 市中心支行人力资源流动情况 | 第52-53页 |
·QY 市中心支行机关人力资源流动情况 | 第52页 |
·QY 市中心支行辖内各支行人力资源流动情况 | 第52-53页 |
·QY 市中心支行人力资源流动原因分析 | 第53-54页 |
·QY 市中心支行激励机制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 第54-58页 |
·QY 市中心支行激励机制现状 | 第54-56页 |
·QY 市中心支行激励机制问题分析 | 第56-58页 |
·QY 市中心支行激励机制与人力资源流动的关系分析 | 第58-61页 |
·QY 市中心支行激励机制优化方案设计 | 第61-67页 |
·优化激励机制的意义和作用 | 第61-62页 |
·激励机制的优化方案 | 第62-65页 |
·优化方案的实施保障 | 第65-6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7-69页 |
·主要结论 | 第67页 |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1页 |
附录 | 第7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