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论文--现代词汇论文

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建构与社会认知--以崔永元的转基因话语为例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页
1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研究意义与方法第8-9页
        1.2.1 研究意义第8-9页
        1.2.2 研究方法第9页
    1.3 研究创新之处第9-10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依据第10-16页
        1.4.1 国内外转基因话语的研究现状第10-14页
        1.4.2 社会认知与话语建构的理论依据第14-16页
2 转基因争议的社会因素第16-28页
    2.1 转基因争议的社会背景第16-20页
        2.1.1 转基因争议的原因第16-20页
        2.1.2 转基因争议的社会影响第20页
    2.2 转基因争议的社会心理第20-23页
        2.2.1 社会信念与判断第20-21页
        2.2.2 社会行为与态度第21-23页
    2.3 公众的社会认知第23-28页
        2.3.1 转基因争议话语与社会认知的关系第24-26页
        2.3.2 转基因的社会认知与公众科学素养第26-28页
3 崔永元转基因话语建构的媒介形式与话语策略第28-41页
    3.1 媒介形式第28-34页
        3.1.1 目标媒体的选择第28页
        3.1.2 媒介的运用第28-34页
    3.2 崔永元的话语策略第34-41页
        3.2.1 否认策略第34-35页
        3.2.2 转移策略第35-36页
        3.2.3 修辞策略第36-38页
        3.2.4 道德想象策略第38-39页
        3.2.5 重复策略第39-41页
4 崔永元转基因话语对公众认知的影响第41-49页
    4.1 崔永元的微博粉丝营销第41-44页
        4.1.1 保持话题曝光度第41-42页
        4.1.2 话语互动与博弈第42-44页
    4.2 公众主观判断力的弱化第44-46页
    4.3 不平等的转基因话语权第46-47页
    4.4 媒介舆论引导的偏向第47-49页
5 基于社会认知视域下的转基因话语对策第49-54页
    5.1 多元对话与理性认知第49-51页
    5.2 个人、媒介与社会环境的互动第51-52页
    5.3 提高媒介素养与科学素养第52-54页
6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附录A第59-61页
附录B第61-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网络传播的科普动画《飞碟说》研究
下一篇:重建结构:网络喜剧的文化研究--以《万万没想到》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