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着”的相关问题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6页 |
1.3.1 “来着”的起源问题研究 | 第11-12页 |
1.3.2 “来着”的词性问题研究 | 第12-14页 |
1.3.3 “来着”的句法环境研究 | 第14-15页 |
1.3.4 “来着”语法化研究 | 第15-16页 |
1.4 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16-17页 |
1.4.1 重点和难点 | 第16页 |
1.4.2 创新点 | 第16-17页 |
1.5 语料来源 | 第17-18页 |
第2章 “来着”的时体性质与语义确定 | 第18-29页 |
2.1 “来着”的时体考察 | 第18-25页 |
2.1.1 “来着”的时制考察 | 第18-20页 |
2.1.2 “来着”时制含义的单一性 | 第20-22页 |
2.1.3 “来着”与瞬间动词搭配的考察 | 第22-23页 |
2.1.4 “来着”的体考察 | 第23-25页 |
2.1.5 其他关于“来着”时制问题的争议 | 第25页 |
2.2 “来着”的语义 | 第25-29页 |
第3章 “来着”的句法环境与语用功能考察 | 第29-56页 |
3.1 “来着”与句中谓语的关系 | 第29-33页 |
3.2 “来着”句中能愿动词的使用 | 第33-34页 |
3.3 “来着”句中的谓语成分的其他要求 | 第34页 |
3.4 “来着”与语气副词的共现考察 | 第34-36页 |
3.5 “来着”前补语的考察 | 第36-38页 |
3.6 “来着”在判断句中的考察 | 第38-39页 |
3.6.1 谁叫/谁让 A是 B来着 | 第39页 |
3.7 “来着”在存在句中的考察 | 第39-43页 |
3.7.1 “来着”与“是”字句 | 第40页 |
3.7.2 “来着”与“有”字句 | 第40-42页 |
3.7.3 “来着”与“着”字句(静态) | 第42页 |
3.7.4 “来着”与“着”字句(动态) | 第42-43页 |
3.8 “来着”与时间副词的搭配考察 | 第43-47页 |
3.8.1 “来着”与定时时间副词的搭配考察 | 第43-44页 |
3.8.2 “来着”与不定时时间副词的搭配考察 | 第44-47页 |
3.9 “来着”与疑问代词的考察 | 第47-52页 |
3.9.1 “来着”与疑问代词“谁” | 第48-50页 |
3.9.2 “来着”与疑问代词“怎么” | 第50-51页 |
3.9.3 “来着”与疑问代词“什么” | 第51-52页 |
3.10 “来着”的意图虚拟表达 | 第52-56页 |
第4章 “来着”主观化的新认识 | 第56-59页 |
4.1 目前学界关于“来着”主观化的认识 | 第56页 |
4.2 “来着”的主观化表现 | 第56-59页 |
第5章 “来着”在英语文学汉译作品中的选择 | 第59-62页 |
5.1 “来着”在翻译中的选择问题 | 第59-62页 |
5.1.1 以《飘》为例的考察 | 第59-62页 |
第6章 “来着”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 第62-66页 |
6.1 教学大纲和教材对“来着”句的描述情况 | 第62-63页 |
6.2 “来着”句的教学顺序建议 | 第63-66页 |
6.2.1 “来着”基本句式的选择 | 第63页 |
6.2.2 “来着”语义释义的修正 | 第63-64页 |
6.2.3 基本语义的巩固 | 第64页 |
6.2.4 “来着”语用意义的学习顺序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