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的校本研究--以昆明市XS区YJ中心学校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术语及符号说明第14-17页
第1章 绪言第17-27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18-20页
        1.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的需要第18页
        1.1.2 课程改革下对教学提出的要求第18-19页
        1.1.3 我国教学改革的需要第19页
        1.1.4 现实教学的需要第19-20页
    1.2 核心概念界定第20-21页
    1.3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第21-23页
        1.3.1 研究的内容第21-22页
        1.3.2 研究的意义第22-23页
    1.4 研究的思路第23-26页
        1.4.1 研究的计划第23-24页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4-26页
    1.5 论文的结构第26-27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27-50页
    2.1 文献搜集的途径第27-28页
    2.2 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概述第28-35页
        2.2.1“体验”第29-30页
        2.2.2“体验式”教学第30-32页
        2.2.3 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第32页
        2.2.4 小学数学教学体验的性质第32-33页
        2.2.5 小数学教学体验的类型第33-35页
    2.3“体验式”教学思想概述第35-41页
        2.3.1 国内“体验式”教学思想概述第35-40页
        2.3.2 国外“体验式”教学思想概述第40-41页
    2.4“体验式”教学国内外研究综述第41-47页
        2.4.1 国内“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第41-44页
        2.4.2 国外“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第44-47页
    2.5 文献评述第47-49页
    2.6 小结第49-50页
第3章 研究设计第50-62页
    3.1 研究目的第50页
    3.2 研究对象的确立第50-51页
    3.3 研究方法的选取第51-54页
        3.3.1 文献法第51-52页
        3.3.2 调查法第52页
        3.3.3 访谈法第52-53页
        3.3.4 观察法第53页
        3.3.5 案例研究法第53页
        3.3.6 校本研究法第53-54页
    3.4 研究工具第54-58页
        3.4.1 教师调查问卷第54-56页
        3.4.2 学生的访谈提纲第56-57页
        3.4.3 教师的访谈提纲第57页
        3.4.4 教学案例的选取第57-58页
    3.5 数据收集与整理第58-59页
    3.6 数据编码与分析第59-60页
    3.7 研究的伦理第60-61页
    3.8 小结第61-62页
第4章 调查研究第62-115页
    4.1 昆明市XS区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第62-94页
        4.1.1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分析第62-73页
        4.1.2 学生集体访谈记录结果分析第73-83页
        4.1.3 小学数学常态课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第83-94页
    4.2 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认可度分析第94-105页
        4.2.1 小学数学教师对“体验式”教学认可度分析第94-104页
        4.2.2 影响小学数学教师选用“体验式”教学的主要因素分析第104-105页
    4.3 学生个别访谈记录第105-107页
    4.4 教师访谈记录第107-109页
    4.5 对调查结论的分析第109-113页
        4.5.1 培训前调查结论分析第110-112页
        4.5.2 培训后调查结论分析第112页
        4.5.3 学生个别访谈结论分析第112-113页
        4.5.4 教师个别访谈结论分析第113页
    4.6 小结第113-115页
第5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15-129页
    5.1 认知主义理论第115-120页
        5.1.1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第115-117页
        5.1.2 发现学习理论第117-119页
        5.1.3 建构主义理论第119-120页
    5.2 人本主义理论第120-124页
        5.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120-122页
        5.2.2 罗杰斯学生中心理论第122页
        5.2.3 情感教学理论第122-123页
        5.2.4 合作学习理论第123-124页
    5.3“体验式”教学的基本原则第124-128页
        5.3.1 学习的原则第124-125页
        5.3.2 教学的原则第125-126页
        5.3.3 其它原则第126-128页
    5.4 小结第128-129页
第6章 校本研究第129-215页
    6.1 YJ中心学校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校本培训计划第129-131页
    6.2 专业引领——“体验式”教学优质课案例分析第131-144页
        6.2.1“体验式”教学优质课 案例一圆的认识第131-136页
        6.2.2“体验式”教学优质课 案例二数字编码第136-140页
        6.2.3“体验式”教学优质课 案例三梯形的面积第140-142页
        6.2.4“体验式”教学优质课案例效果评价第142-144页
    6.3 同伴互助——“YJ中心学校“体验式”教学案例的分析第144-198页
        6.3.1“数与代数”课程内容“体验式”教学案例分析第145-157页
        6.3.2“图形与几何”课程内容“体验式”教学案例分析第157-171页
        6.3.3“统计与概率”课程内容“体验式”教学案例分析第171-183页
        6.3.4“综合与实践”课程内容“体验式”教学案例分析第183-196页
        6.3.5“体验式”教学案例效果评价第196-198页
    6.4“体验式”教学的策略探究第198-203页
        6.4.1 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第198-199页
        6.4.2 注重激发学生积极性第199-200页
        6.4.3 善于采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第200-201页
        6.4.4 善于利用课堂的生成性资源第201-202页
        6.4.5 精心设计、准备、开展体验活动第202-203页
    6.5 “体验式”教学的操作模式第203-210页
        6.5.1 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第203-205页
        6.5.2 创设情境,引发思考第205-207页
        6.5.3 引导探索,分析问题第207-208页
        6.5.4 自主体验,合作学习第208-209页
        6.5.5 总结回顾,交流体验第209-210页
    6.6“体验式”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的讨论第210-214页
        6.6.1 文化基础第211页
        6.6.2 自主发展第211页
        6.6.3 社会参与第211-214页
    6.7 小结第214-215页
第7章 结论与反思第215-221页
    7.1 研究的结论第215-219页
    7.2 研究的反思第219页
    7.3 可以继续研究的问题第219-220页
    7.4 结束语第220-221页
参考文献第221-224页
附录A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适合的体验方式(参考)第224-228页
附录B 昆明市XS区教师调查问卷第228-230页
附录C 体验式教学调查问卷第230-232页
附录D 学生集体访谈提纲第232-234页
附录E 学生访谈提纲第234-235页
附录F 教师访谈提纲第235-236页
附录G 课堂观察表第236-237页
附录H 部分教学研究照片第237-23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238-239页
致谢第239-240页

论文共2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高年级英语家庭作业布置与批改的现状与优化--以昆明市SS小学为例
下一篇:小学艺术课程中音乐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以K市C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