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1.1 为化学教材的编制和修订提供参考 | 第8页 |
1.2 为化学理论性知识教学提供借鉴 | 第8-1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2.1 关于化学教材比较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2.1.1 中外化学教材比较分析 | 第10-11页 |
2.1.2 国内化学教材比较分析 | 第11-14页 |
2.2 关于化学理论性知识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3 研究的对象、目的及方法 | 第16-18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3.2 研究目的及任务 | 第16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4“理论性知识”教材内容选择的比较分析 | 第18-25页 |
4.1“理论性知识”的课标分析 | 第18-19页 |
4.2“理论性知识”内容选择与课标的一致性分析 | 第19-25页 |
5“理论性知识”教材内容组织编排的比较分析 | 第25-46页 |
5.1 教材内容整体组织编排的比较分析 | 第25-31页 |
5.1.1 人教版教材内容整体组织编排分析 | 第25-27页 |
5.1.2 苏教版教材内容整体组织编排分析 | 第27-28页 |
5.1.3 鲁科版教材内容整体组织编排分析 | 第28-30页 |
5.1.4 三个版本教材整体编排的比较分析 | 第30-31页 |
5.2 教材内容具体组织编排的比较分析 | 第31-46页 |
5.2.1 人教版教材内容具体组织编排的分析 | 第32-35页 |
5.2.2 苏教版教材内容具体组织编排的分析 | 第35-39页 |
5.2.3 鲁科版教材内容具体组织编排的分析 | 第39-42页 |
5.2.4 三个版本教材具体编排的比较分析 | 第42-46页 |
6“理论性知识”呈现的比较分析 | 第46-54页 |
6.1 栏目设计的整体分析 | 第46-49页 |
6.2 呈现方式的具体分析 | 第49-54页 |
6.2.1 人教版“物质的量”呈现方式 | 第49-50页 |
6.2.2 苏教版“物质的量”呈现方式 | 第50-51页 |
6.2.3 鲁科版“物质的量”呈现方式 | 第51-52页 |
6.2.4 三个版本“物质的量”呈现方式的比较分析 | 第52-54页 |
7 结论与思考 | 第54-57页 |
7.1 结论 | 第54页 |
7.2 建议 | 第54-56页 |
7.3 反思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