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 绪论 | 第10-23页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三) 理论基础:机制设计理论 | 第20-21页 |
(四) 研究设计 | 第21-23页 |
二、 医疗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概述 | 第23-32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1. 医疗纠纷 | 第23-24页 |
2.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 第24-25页 |
(二)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起源和发展 | 第25-27页 |
(三) 建立医疗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必要性 | 第27-32页 |
1. 化解特殊的医疗纠纷的必然要求 | 第27-28页 |
2. 改善医疗纠纷现状的迫切需要 | 第28-31页 |
3. 创新机制设计的关键环节 | 第31-32页 |
三、 现行医疗纠纷解决的机制设计分析 | 第32-45页 |
(一) 目标——结果对比分析 | 第32-33页 |
(二) 现行医疗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33-45页 |
1. 机制的固有缺陷影响纠纷解决效果 | 第33-39页 |
2. 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协调联动性差 | 第39-41页 |
3. 相关保障制度不完善 | 第41-44页 |
4. 权力监督机制缺失 | 第44-45页 |
四、 境外医疗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特色及启示 | 第45-59页 |
(一) 美国:审前委员会筛查制度 | 第45-48页 |
(二) 日本:医师赔偿责任保险制度 | 第48-50页 |
(三) 德国:医学会与保险公司合作成立仲裁或专家委员会 | 第50-53页 |
(四) 台湾:民间团体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 第53-55页 |
(五) 境外经验的借鉴和启示 | 第55-59页 |
1. 鼓励、引导诉讼外方式解决医疗纠纷 | 第55-56页 |
2. 发展民间性专门化的医疗纠纷处理机构 | 第56页 |
3. 重视各纠纷解决途径间的协调联动 | 第56-57页 |
4. 完善医疗责任保险为纠纷解决提供支撑 | 第57-58页 |
5. 保持政府的中立性,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 第58-59页 |
五、 构建医疗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对策思考 | 第59-79页 |
(一) 改进现有的医疗纠纷解决方式 | 第59-68页 |
1. 强化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 第59-61页 |
2. 提高行政调解的公信力 | 第61-62页 |
3. 完善化解医疗纠纷的诉讼制度 | 第62-64页 |
4. 加强第三方调解的机构建设 | 第64-65页 |
5. 构建科学的医事仲裁制度 | 第65-67页 |
6. 广泛推行医疗责任保险 | 第67-68页 |
(二) 建立协调联动、全面覆盖的高效解决机制 | 第68-73页 |
1. 设置免费的医疗纠纷咨询服务机构 | 第68-69页 |
2. 在和解程序中引入第三方调解模式 | 第69-70页 |
3. 构建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诉前调解制度 | 第70-71页 |
4. 赋予医患双方仲裁或诉讼的选择权 | 第71-72页 |
5. 加强各解纷机构与保险公司的联系 | 第72-73页 |
(三) 完善多元化解决医疗纠纷的保障机制 | 第73-76页 |
1. 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 | 第74页 |
2. 改革医疗事故鉴定制度 | 第74-75页 |
3. 强化政府的扶持力度 | 第75-76页 |
4. 搭建人才培训与交流平台 | 第76页 |
(四) 健全多元化解决医疗纠纷的监督机制 | 第76-79页 |
1. 建立“三位一体”的部门协同监管机制 | 第77页 |
2.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民间组织的监督作用 | 第77-78页 |
3. 强化社会监督的效用 | 第78-79页 |
结语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页 |